[实用新型]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19316.0 | 申请日: | 2014-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73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彭春;周国强;苏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雷顿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9/02 | 分类号: | H01H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电源 自动 转换开关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组件,尤其是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控制器。
背景技术
许多行业和部门对供电的可靠性都有了非常高的要求,为了保证供电的连续性,许多重要的场合都应采用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为电器供电,作为电能切换的必备器件,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应用需求越来越广泛,技术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控制器的面板一般通过卡扣与底座实现可分离连接,但为防止面板在卡扣脱离之后掉出,现有的面板与底座之间是相互卡紧的,这又导致面板不容易从底座内拿出,分拆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面板能自动弹出的易分拆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控制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控制器,包括控制器面板、控制器底座,控制器底座上对应控制器面板的背面形成面板槽,面板槽的底面上形成多个锁扣孔,面板槽的底面内侧设置有锁扣,锁扣包括露出在控制器底座外表面的锁扣按钮和穿过锁扣孔露出在面板槽内的多个锁扣脚,控制器面板对应锁扣脚形成与锁扣脚扣接的锁孔,所述控制器底座的面板槽两端的内侧设置有顶板,顶板后方设置有弹性件,面板槽的两端对应顶板形成顶板孔,顶板通过顶板孔顶在控制器面板背面。
上述实用新型的效果是在按压锁扣按钮时,锁扣移动,钩住控制器面板的锁扣脚从锁孔内脱出,同时顶板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将控制器面板朝面板槽外顶离一段距离,方便操作人员取出控制器面板,达到了易拆分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在控制器底座的弹性件后方设置有压板,弹性件的后端固定在压板上。压板起到支持弹性件的作用,使弹性件不用顶在基座内部的其他部件上,不会影响其他部件的运作。
本实用新型的顶板设置在面板槽上、下两端的侧壁内侧,顶板面向面板槽的一侧形成两个顶脚,所述面板槽两端的顶板孔与顶板上的两个顶脚相适配,顶脚卡在顶板孔内滑移。顶板只有顶脚设置在面板槽内顶住控制器面板,顶板的大部分设置在面板槽的上、下两端的内侧使顶板的移动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面板槽的底面内侧形成锁扣滑槽,锁扣卡在锁扣滑槽内滑移,锁扣中心形成弹簧孔,锁扣滑槽中心对应弹簧孔形成弹簧架,弹簧架和弹簧孔的上壁之间设置有弹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器面板的上、下两侧面设置有压扣,压扣是两侧均为斜面的凸起,压扣与控制器面板的上、下两侧面弹性连接,控制器底座的面板槽上、下两侧壁对应压扣形成压槽。压扣起到增加摩擦力的作用,让控制器面板在顶板的作用下慢慢移动,防止控制器面板直接弹飞出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A部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去掉控制器面板后的主视图。
图6是图5的B部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去掉后盖的爆炸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去掉后盖的后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锁扣和顶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是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控制器,包括控制器面板1、控制器底座2、后盖3、锁扣4、顶板5、压板6,控制器底座2上对应控制器面板1的背面形成面板槽21,面板槽21的底面上形成多个锁扣孔22,面板槽21的底面内侧形成锁扣滑槽23,锁扣4卡在锁扣滑槽23内滑移,锁扣4中心形成弹簧孔43,锁扣滑槽23中心对应弹簧孔43形成弹簧架24,弹簧架24和弹簧孔43的上壁之间设置有弹簧,锁扣4包括露出在控制器底座2上方外表面的锁扣按钮42和穿过锁扣孔22露出在面板槽21内的4个锁扣脚41,控制器面板1对应锁扣脚41形成与锁扣脚41扣接的锁孔11,控制器底座2的面板槽21上、下两端的侧壁内侧设置顶板5,顶板5面向面板槽21的一侧形成两个顶脚51,面板槽21的两端对应顶板5的两个顶脚51形成顶板孔25,顶脚51卡在顶板孔25内滑移,压板6设置在顶板5的后方,顶板5和压板6之间设置有弹簧,顶板5通过顶板孔25顶在控制器面板1背面,控制器面板1的上、下两侧面设置有压扣12,压扣12是两侧均为斜面的凸起,压扣12与控制器面板1的上、下两侧面弹性连接,控制器底座2的面板槽21上、下两侧壁对应压扣12形成压槽2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雷顿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雷顿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193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