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通信微管道的内置承重钢丝绳塑筋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18779.5 | 申请日: | 2014-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88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姜长青;董宝义;王永田;张克勤;温延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昌通通信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罗文群 |
地址: | 050030 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通信 微管 内置 承重 钢丝绳 塑筋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种用于通信微管道的内置承重钢丝绳塑筋管,属于通信线路器材。
背景技术
本申请人根据长期对通信微管道建设的经验曾提出过一种实用新型专利:一种自承重式通信用微型管道(专利号为CN202204966U),在建设自承重线路时发现其有很多缺点:1、自承重微管道放盘后为螺旋状,致使通信线路拉不直、不顺畅,影响下一步骤施工;2、在10摄氏度以下施工困难,在冬天北方地区无法施工;3、管材加自承重钢丝及连接带集聚在一起,由于在产品成型收卷过程中造成的弯曲状态长距离施工中不易固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通信微管道的内置承重钢丝绳塑筋管,对原有的通信微管道的结构进行合理的改进,以使产品成型、收卷及布放固定更加容易,对承重钢丝绳的耐候性保护更好,增加了微管道线路的防化学性。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通信微管道的内置承重钢丝绳塑筋管,包括外层、中间层、硅胶层和承重钢丝绳;所述的外层、中间层和硅胶层同轴依次由外向内相对固定,所述的硅胶层的表面加工有塑筋导向槽;所述的承重钢丝绳置于中间层与硅胶层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通信微管道的内置承重钢丝绳塑筋管,其优点是,将其用于中间不用固定的通信用微管道,解决了在许多人和固定机械达不到的通信线路段微管道保护固定问题。而且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内置承重钢丝绳塑筋管,承重钢丝绳能很好的融合在管壁当中,避免了承重钢线的腐蚀,增加管道的使用年限;内置承重钢丝绳塑筋管的外层料韧性好、硬度高、抗疲劳、防护划痕性能优越,因此能够有效的保护管道安全;其中的中间层绝缘、柔软、拉力性能优越,使管道布放施工更容易;其内层硅胶料硬度高、表面光滑摩擦系数小,硅胶内表面的导向槽利于管道内微管或微缆的布放施工,提高施工进度,尤其适用于最先进的气吹微缆技术。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内置承重钢丝绳塑筋管,简化了微管道线路固定难题,尤其适用于管壁无法钉固的非水泥材质的雨污水管道和机械无法施工的微小型管道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通信微管道的内置承重钢丝绳塑筋管的剖面图。
图1中,1是外层,2是中间层,3是硅胶层,4是承重钢丝绳,5是塑筋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通信微管道的内置承重钢丝绳塑筋管,其剖视图如图1所示,包括外层1、中间层2、硅胶层3和承重钢丝绳4。外层1、中间层2和硅胶层3同轴依次由外向内相对固定,所述的硅胶层的表面加工有塑筋导向槽5。承重钢丝绳4置于中间层2与硅胶层3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内置承重钢丝绳塑筋管中,内侧1使用的是高密度聚乙烯,中间层2使用的是低密度聚乙烯,处于最内壁的是硅胶层3,硅胶层3的内表面加工有塑筋导向槽。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通信微管道的内置承重钢丝绳塑筋管,适用于内径15mm到60mm的通信自承重微管道,最外层为高密度聚乙烯1,厚度为总壁厚的30%;连接外层的是中间层,中间层为低密度聚乙烯2,厚度为壁厚的60%;内层为带有吹缆导向槽的硅胶层3,厚度为总壁厚的10%;钢丝绳4选择在低密度聚乙烯和硅胶层中间的一个连接点上。内置钢丝绳的直径按管道的内径大小而变化,内径15mm到25mm的通信自承重微管道,适用直径3.5mm的钢丝绳;内径25mm到35mm的通信自承重微管道,适用直径4.0mm的钢丝绳;内径35mm到45mm的通信自承重微管道,适用直径4.5mm的钢丝绳;内径45mm到60mm的通信自承重微管道,适用直径5.0mm的钢丝绳。塑筋导向槽5深度为1—2毫米,塑筋剖面形状为凹凸圆弧形。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通信微管道的内置承重钢丝绳塑筋管的一个实施例,是内径为28mm通信自承重微管道,采用直径4.0mm的钢丝绳,常用于排水管道内敷设的通信微管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昌通通信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河北昌通通信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187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道光纤的密封紧固装置
- 下一篇:新型自承式引入用光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