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流互感器浇注成型模具及浇注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18683.9 | 申请日: | 2014-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3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史鸿威;龚浩;陈延辉;陈晓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平高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0 | 分类号: | H01F41/00;H01F38/28;B29C39/26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赵敏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流 互感器 浇注 成型 模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流互感器浇注成型模具及浇注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10kV浇注式电流互感器广泛应用在开关柜等电力设备中,目前,浇注式电流互感器的生产工艺主要为真空浇注成型工艺和压力凝胶浇注成型工艺。现有技术中的电流互感器浇注成型模具如申请号为200820059829.9、公告号为CN 201244882 Y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压力凝胶互感器的模具结构,包括沿直线依次排列的左侧模、中间模和右侧模,中间模为一圈矩形框架结构,左右两侧具有开口,左侧模和右侧模朝向中间模的一侧分别设有与产品左右侧外形对应的凹入结构。使用时,左侧模和右侧模分别固定在成型装置的两相应模具固定板上,合模时,中间模左右两侧的开口分别与左侧模和右侧模配合合拢,与中间模的内壁共同围成模具型腔,然后从浇口注入凝胶;凝胶成型后,成型装置的模具固定板动作,使相应侧凹模与中间模分开,取出中间模后,用工具将中间模的上下两侧的模具拼板拆卸下来,即可取出产品。
但是,若要使用上述结构的模具生产不同规格的电流互感器,换线时需要把原规格的左侧模和右侧模从成型装置的模具固定板拆卸下来,重新更换、调试新规格的左侧模和右侧模,影响了生产效率和设备使用率,工人劳动强度高,并且对于不同规格的电流互感器还需要重新设计制造包括左侧模、中间模和右侧模在内的一整套模具,成本较高。另外,由于现有模具使用时左侧模、右侧模需要与中间模的左右两侧开口配合合拢,因此生产时需要对中间模的位置进行调整,同样影响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换线方便的电流互感器浇注成型模具,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使用该模具的电流互感器浇注成型装置。
本实用新型中电流互感器浇注成型模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流互感器浇注成型模具,包括用于围成模具型腔的左侧模、中间模和右侧模,所述中间模是由相应的模具拼板可拆拼接而成的框架结构,所述左侧模和右侧模分别对应所述中间模左右两侧的开口设置,所述左侧模和右侧模朝向中间模的侧面均为平面,所述中间模具有用于成型相应电流互感器的上下侧面及前后侧面的型腔壁。
所述模具拼板包括底板、顶板和设置在所述底板及顶板之间的前侧板、后侧板,所述顶板上设有与前侧板及后侧板的顶部端面对应的螺栓穿孔并通过螺栓与前侧板、后侧板固定连接。
所述顶板上设有两只用于吊挂中间模的模具把手,所述模具把手为门形并沿前后方向间隔布置。
所述电流互感器浇注成型模具的浇口设置在所述前侧板上或底板上。
本实用新型中电流互感器浇注成型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流互感器浇注成型装置,包括左侧模具固定板、右侧模具固定板和电流互感器浇注成型模具,所述电流互感器浇注成型模具包括用于围成模具型腔的左侧模、中间模和右侧模,所述中间模是由相应的模具拼板可拆拼接而成的框架结构,所述左侧模和右侧模分别对应所述中间模左右两侧的开口设置,所述左侧模和右侧模朝向中间模的侧面均为平面,所述中间模具有用于成型相应电流互感器的上下侧面及前后侧面的型腔壁。
所述模具拼板包括底板、顶板和设置在所述底板及顶板之间的前侧板、后侧板,所述顶板上设有与前侧板及后侧板的顶部端面对应的螺栓穿孔并通过螺栓与前侧板、后侧板固定连接。
所述顶板上设有两只用于吊挂中间模的模具把手,所述模具把手为门形并沿前后方向间隔布置。
所述电流互感器浇注成型装置设有用于对中间模提供导向移动支撑的中间模导轨。
所述电流互感器浇注成型装置的左侧模具固定板和右侧模具固定板之间设有供中间模支撑放置的下抽芯,所述下抽芯沿上下方向移动设置并具有与所述中间模导轨对应的下线位和与中间模的合模位置对应的浇注位。
所述左侧模具固定板和右侧模具固定板为用于分别对左侧模和右侧模进行加热的加热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平高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平高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186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