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接种培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18449.6 | 申请日: | 2014-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47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高跃东;王兵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M1/26 | 分类号: | C12M1/26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徐玲菊 |
地址: | 65022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接种 培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接种培养装置,属于生物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少量的生物接种、培育试验,如小型食用菌或者微生物的接种,仍然在接种装置中完成。现有的接种装置体积庞大,结构单一,除尘效果较差,且在接种、培育试验等操作中,待接种的瓶装或袋装培养基位置较远时,需要借助工具才能拿到,操作很不方便,影响接种速度,且在取出的过程中,由于操作距离过远,需要操作者的身体深入才能取到,装置内残存的灭菌气体容易对人体皮肤造成伤害。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操作的生物接种培养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物接种培养装置,包括机架,固定在机架上的其内设空腔的壳体,壳体上设有进、出风口,视窗,操作孔及开闭门,其特征在于壳体空腔内设有竖直丝杆,竖直丝杆上设有多个水平转盘,以根据需要转动竖直丝杆,进而带动水平转盘升降,从而方便生物接种及培养操作。
所述竖直丝杆的上下端分别与壳体空腔顶部和底部的上、下螺套相螺接,其中,竖直丝杆的上端穿过上螺套向上延伸,竖直丝杆的下端穿过下螺套向下延伸后与手柄相连,以操作手柄使丝杆沿上、下螺套转动而实现上升或下降。
所述竖直丝杆的上、下部设有限位块,用于限制竖直丝杆的上升或下降位置。
所述水平转盘至少设置二个,每一个水平转盘通过盘心位置的轴承固定在竖直丝杆上,以在轴承作用下使水平转盘自由转动。
所述水平转盘上间隔设有竖直隔板,隔板上设有标记牌。
所述出风口设置在壳体顶部,并与壳体内的空腔连通,同时与壳体外的出风管连通,出风管上设有抽风机和控制阀,以便根据需要将空腔内实验产生的气体抽出,以保持空腔净空。
所述进风口设置在壳体底部,并与壳体内的空腔连通,同时与壳体外的进风管连通,且进风管上依次设有紫外线灯、滤膜、蒸汽除尘器和控制阀,以便将洁净的空气送入空腔中,保证实验效果。
所述视窗设置在壳体正侧面,操作孔设置在视窗下方,开闭门设置在壳体后侧面,以方便操作,同时方便实验物的进和出。
所述机架为伸缩机架,包括带螺套的四个底座,分别与四个底座螺套相螺接的四根立柱,设置在两两立柱之间的横杆,以便根据需要转动底座,即可调节机架24到合适高度,以方便操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采用上述方案,可方便地转动竖直丝杆,即可带动水平转盘升或降,再通过水平转盘的自由转动,方便地在操作孔范围内完成生物接种及培养操作,同时利用蒸汽除尘器和滤膜对进入壳体内的气体进行双重除尘,净化效果好,延长了滤膜的更换周期,通过抽风机适时排除实验中产生的气体,保持实验净空,多个转盘可放置更多的培养基,无需实验人员的身体探入,避免了对操作者的伤害,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柄 ;2、丝杆;3、下螺套;4、下限位块;5、水平转盘;6、竖直隔板;7、轴承;8、上限位块;9、空腔;10、上螺套;11、出风口,12、出风管;13、控制阀;14、抽风机;15、视窗;16、操作孔;17、壳体,18、进风口;19进风管;20、蒸汽除尘器;21、控制阀;22、滤膜;23、紫外线灯;24、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184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智能车位锁的多媒体广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安装在取水端的过滤取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