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道在线式气液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18237.8 | 申请日: | 2014-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81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卢夺;王志宏;刘占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瑞泽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5/02 | 分类号: | B01D4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洛***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在线 式气液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油化工领域的气液分离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管道在线式气液分离器。
背景技术
在石油化工装置中,往往要根据工艺流程的需要,设计气液分离设备。特别是一些压缩机入口的气体管线,为了保证压缩机的安全运转,待压缩气体在进入压缩机前,必须要设置分液罐,分离出绝大部分的液体。但由于设备平面布置条件的限制,从分液罐到压缩机入口处往往还有一段距离,气体在此部分管道的输送过程中,还会凝结出少量液体。如何安全、方便的把此部分少量液体在气体进入压缩机入口前,分离出来,不参与压缩过程,是保证石油化工装置压缩机安全运转的一大问题。目前同行业采用的设计方法往往是在管道进入压缩机入口前,再设置一个小型的分液罐。该设计方案使现场设备数量增加,不够经济;并且使管道上法兰面的数量也相应增加,增加了管道泄漏的可能性,使管道整体的安全性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是在满足工艺气液分离要求的前提下,设计出一种新型、安全、操作方便的管道在线式气液分离器。该方案可在不设置小型分液罐的情况下,满足装置工艺气液分离的需要,达到减少投资,增加装置安全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气液分离器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管道在线式气液分离器,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在不设置小型分液罐的情况下,满足装置工艺气液分离的需要,达到减少投资,增加装置安全性的目的,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管道在线式气液分离器,其中主要包括:气液分离结构、液位计、排液系统;其中气液分离结构包括:等径三通管,在等径三通管的上端和一侧边连接有气相管道,在等径三通管的下端连接有管道做成的液袋和管帽;在气液分离结构的外侧设计液位计,排液系统连接在管帽下端开设的孔上,排液系统设有排液管线。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一种管道在线式气液分离器至少具有、安全、操作方便等优点。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水平式管道在线气液分离器。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垂直式管道在线气液分离器。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A:气液分离结构 B:含液气体入口
C:气相出口 D:液相出口
1:气相管道 2:等径三通
3:管道做成的液袋 4:管帽
5:液位计 6:排液系统
41: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管道在线式气液分离器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水平式管道在线气液分离器,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垂直式管道在线气液分离器。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管道在线式气液分离器分为水平式管道在线式气液分离器和垂直式管道在线式气液分离器,其区别在于前者的气相出口是水平方向出口,而后者的气相出口是竖直方向出口。
本实用新型的管道在线式气液分离器主要包括有气液分离结构A、液位计5、排液系统6,其中的气液分离结构A包括:等径三通管2,在等径三通管2的上端和一侧边连接有气相管道1,在等径三通管2的下端连接有管道做成的液袋3、管帽4等普通管件,采用焊接连接,组成气液分离结构。在气液分离结构A的外侧设计液位计5,以便观察液相积累情况。排液系统6连接在管帽4下端开设的孔41上,排液系统6设有排液管线,利用气相压力,将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液相从液相出口D排出。
本实用新型管道在线气液分离器的最下方开口为液相出口D,一个水平开口为含液气体入口B,另外一个开口为气相出口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瑞泽石化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洛阳瑞泽石化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182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塑模具
- 下一篇:穿刺防滑绝缘耐张线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