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粗细联合纺纱输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18094.0 | 申请日: | 2014-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95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宋瑞华;王秀红;董铸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天一红旗软控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天一集团红旗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67/06 | 分类号: | B65H67/06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陈海滨 |
地址: | 2664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粗细 联合 纺纱 输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粗细联合纺纱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用工问题的日益严峻和产业升级的迫切需求,以清梳联、粗细联、细络联为主的自动化纺纱流程的智能化无人纺纱工厂的模式逐渐清晰起来,粗纱自动落纱及粗细联技术逐渐被大家所关注。
目前,国外许多国家的粗细联设备制造技术已经比较成熟,而国内一些企业也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国外提供的自动运输粗纱一般存在两种形式:一种是手拉式自动运输粗纱,一种是电动式自动运输粗纱。
手拉式自动运输粗纱是粗纱机自动落纱后,经空满管交换装置将满纱管转移到输送轨道上,然后将满纱管自动运送到粗纱贮存库处的轨道上,当细纱机需要更换粗纱时,由操作工从粗纱贮存库处手拉满纱管输送链将满纱管送到细纱机前,由细纱挡车工进行空满纱管的更换,当更换完毕后,将空纱管手拉到粗纱纬纱清洁装置进行自动清尾纱后,拉回到粗纱机前,为下一次自动落纱后,空满纱管交换用。
电动式自动运输粗纱是粗纱机自动落纱后经空满管交换装置,将满纱管转移到输送拖链上,输送拖链始终处于不停运转当中,这样将满纱管不断运到细纱机前,当细纱机需要更换粗纱时,由细纱机挡车工从运动轨道上取下满纱管,放到细纱机筒子架上,将筒子架上的粗纱空管放到运动轨道上,实现粗细联。
粗细联作为我国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迈进的必要的发展机型,是我国纺织企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改变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以及劳动力向第三产业的快速转移,纺织企业最大程度地减少万锭用工人数,向无人化工厂方向迈进已经显得异常紧迫。目前,欧洲等国所采用的粗细联技术投资巨大、对占地面积和厂房的要求较高,难以在中国得到推广。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粗细联合纺纱输送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粗细联合纺纱输送系统,包括粗纱机落纱区、细纱机落纱区及设置在所述粗纱机落纱区和细纱机落纱区外围的闭环循环轨道,所述粗纱机落纱区设置有多个粗纱机吊纱平台,所述细纱机落纱区设置有多个细纱机自动落纱装置,所述闭环循环轨道包括依次相连且构成闭环的空管移入轨道、满管移出轨道、满管移入轨道和空管移出轨道;各粗纱机吊纱平台的前方均设置有一个与之相连的空满管交换机,所述空满管交换机的前方设置有与之相连的粗纱机空管存放库,空满管交换机的后方设置有与之相连的粗纱机满管存放库;所述细纱机落纱区的前方设置有满管暂存库,所述满管暂存库与上述粗纱机满管存放库相连,所述各细纱机自动落纱装置通过所述满管移入轨道与满管暂存库相连。
所述闭环循环轨道上设置有多条纱管输送链,各纱管输送链分别由马达驱动。
所述细纱机落纱区和粗纱机落纱区之间还设置有待清空管库和清理后空管库,所述待清空管库与清理后空管库之间设置有尾纱清理机,所述各细纱机自动落纱装置通过空管移出轨道与所述待清空管库相连,所述清理后空管库通过空管移入轨道为上述各粗纱机吊纱平台和粗纱机空管存放库供给空管。
所述粗纱机空管存放库内设置有多条相互平行的空管存放轨道,所述满管暂存库内设置有多条相互平行的满管存放轨道。
所述粗纱机吊纱平台的个数少于细纱机自动落纱装置的个数。
所述待清空管库内设置有多条相互平行的待清空管存放轨道,清理后空管库内设置有多条相互平行的清理后空管存放轨道。
所述尾纱清理机设置在连接所述空管移出轨道和空管移入轨道的直行通道上,所述待清空管库与清理后空管库之间还设置有与所述尾纱清理机所在轨道相并联的空管输送应急轨道。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在粗纱机落纱区和细纱机落纱区之间设置满管暂存库,当细纱机落纱区需要满管时再将存放在满管暂存库内的满管输送链输送至细纱机自动落纱装置,实现了闭环循环轨道上的纱管输送链间歇式运转,减少了能量消耗,提高了生产效率。
2、本实用新型性能可靠稳定,很好地解决了纺纱厂粗纱工序到细纱工序粗纱锭输送过程的技术难题,实现了粗纱纺制和输送的自动化、连续化生产,减少了棉纺企业用工,提高了纱线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天一红旗软控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天一集团红旗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天一红旗软控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天一集团红旗纺织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180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