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级电容器极片的吸取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17976.5 | 申请日: | 2014-0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9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 发明(设计)人: | 冯冬梅;傅冠生;阮殿波;张洪权;陈照平;吴震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南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G11/86 | 分类号: | H01G11/86 |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 地址: | 31511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超级 电容器 吸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级电容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级电容器极片的吸取板。
背景技术
超级电容器也叫电化学双电层电容器。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密度介于传统电容器与电池之间,并且具有瞬间大电流充放电、工作温度范围宽、循环寿命长、安全性能好等优点。
超级电容的结构,一般包括正极片、负极片和设置在正极片与负极片之间的隔膜构成,其电极活性物质由高比表面积的炭材料构成;正极片上涂布有正极活性物质,负极片上涂布有负极活性物质。极片在移动和组装过程,一般依靠工人用手拿取或者用夹子等夹取,该过程很容易造成极片的变形或者表面涂布的活性物质掉损,从而严重影响极片质量和最终的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极片移动过程不易变形,极片表面涂布的活性物质也不易掉损,从而保证极片质量和最终的使用效果超级电容器极片的吸取板。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超级电容器极片的吸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本体,所述的绝缘本体上开设有气孔,所述的绝缘本体上、下表面设有防静电层。
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移动正、负电极片时,可以将超级电容器极片的吸取板与抽真空的软管相连,从而通过绝缘本体上的气孔吸取正、负电极片,实现对电极片的移动,该结构无需人工拿取或者用夹子等夹取,避免了极片的变形或者表面涂布的活性物质掉损,从而保证极片质量和最终的使用效果。此外,采用绝缘本体和绝缘本体上、下表面设有防静电层的结构,避免与极片接触时由于产生静电使得极片上的活性物质被吸附、损耗的缺陷,从而保证电极片上活性物质的浓度,进一步保证电极片制备成的超级电容的容量不受到损失。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绝缘本体为橡胶材料构成的绝缘本体,采用橡胶材料构成的绝缘本体与电极片构成软接触,不易磨损电极片,同时保证气孔吸取电极片时的吸引力足够大。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防静电层如防静电PVC板、防静电PC板或防静电PET板等市售常规防静电材料制成;防静电层上同样设有气孔以实现与绝缘本体上开设的气孔相对应;也可采用在绝缘本体喷涂一层防静电材料如上海沪正纳米科技有限公司的防静电涂料RB-048等,实现防静电功能。
作为优选,所述的气孔为在绝缘本体上均匀分布即单位面积内的气孔数量相等,采用该结构,保证在吸取极片时,极片上各个点受力均匀,不易损伤、变形。
作为优选,所述的绝缘本体的厚度为2.5-3mm,所述的防静电层的厚度为0.8-1.2mm。采用上述结构,在吸取极片时对极片有足够的支撑作用,不会使得极片变形;同时又能保证灵活吸取、移动极片。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的绝缘本体的厚度为3mm,所述防静电层的厚度为1mm。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方形超级电容器的电芯结构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截面剖视图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绝缘本体,2.气孔,3.防静电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2所示,一种超级电容器极片的吸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本体1,所述的绝缘本体1上开设有气孔2,所述的绝缘本体1上、下表面设有防静电层3。
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移动正、负电极片时,可以将超级电容器极片的吸取板与抽真空的软管相连,从而通过绝缘本体上的气孔吸取正、负电极片,实现对电极片的移动,该结构无需人工拿取或者用夹子等夹取,避免了极片的变形或者表面涂布的活性物质掉损,从而保证极片质量和最终的使用效果。此外,采用绝缘本体和绝缘本体上、下表面设有防静电层的结构,避免与极片接触时由于产生静电使得极片上的活性物质被吸附、损耗的缺陷,从而保证电极片上活性物质的浓度,进一步保证电极片制备成的超级电容的容量不受到损失。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绝缘本体为橡胶材料构成的绝缘本体,采用橡胶材料构成的绝缘本体与电极片构成软接触,不易磨损电极片,同时保证气孔吸取电极片时的吸引力足够大。本实用新型上述的防静电层如防静电PVC板、防静电PC板或防静电PET板等市售常规防静电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气孔2为在绝缘本体1上均匀分布即单位面积内的气孔数量相等,采用该结构,保证在吸取极片时,极片上各个点受力均匀,不易损伤、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南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南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179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深水区插桩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粉末冶金制品整形机的自动送料压紧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