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雨、污两用景观型生态净化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17078.X | 申请日: | 2014-0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385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锋;徐建华;张浏;郭祥;盛亚波;刘文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锋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两用 景观 生态 净化系统 | ||
1.雨、污两用景观型生态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表面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和下层生化处理系统;
所述上层表面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包括初滤池、终滤池和折流式人工湿地;所述初滤池、终滤池和折流式人工湿地的底部均铺设有过滤填料;所述初滤池、终滤池和折流式人工湿地上栽种有植物;
所述下层生化处理系统包括集水池、水解池、好氧池和清水池;所述集水池、水解池、好氧池和清水池采用墙体相隔开;集水池与水解池的隔墙设有通道;水解池、好氧池设有通向折流式人工湿地上方的排水管道,好氧池设有伸向空中的排气管道;
所述初滤池设置在集水池的上方,初滤池的底部均布与集水池连通的进水孔;所述终滤池设在清水池的上方,终滤池的底部均布与清水池连通的进水孔;所述折流式人工湿地设在水解池和好氧池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雨、污两用景观型生态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式人工湿地设有折流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雨、污两用景观型生态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式人工湿地栽种的植物为耐寒植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雨、污两用景观型生态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寒植物包括美人蕉和风车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雨、污两用景观型生态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滤池、终滤池的过滤填料是由上层铺设的青石子和下层铺设的砾石填料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雨、污两用景观型生态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式人工湿地的过滤填料是由上至下依次为粘土层、建筑废料层和砾石层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雨、污两用景观型生态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池和好氧池底部各设一台水泵;所述水解池的水泵通过排水管道排出 水解池存水到折流式人工湿地的表层或通入好氧池;所述好氧池的水泵通过排水管道将好氧池存水排出到折流式人工湿地的表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雨、污两用景观型生态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池和好氧池内挂有立体弹性填料;所述立体弹性填料为聚丙烯纤维,填料间距150~20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雨、污两用景观型生态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池设有穿过上方折流式人工湿地到空中的排气管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锋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锋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1707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污泥脱水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纳滤直饮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