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持式高频超声雾化全呼吸道药物导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16414.9 | 申请日: | 2014-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6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陆阳;陆春天;江松林;唐盛高;袁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正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广州纳泰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1/00 | 分类号: | A61M11/00;A61M31/00;B05B17/0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李艳 |
地址: | 213100 江苏省苏州市武进***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持 高频 超声 雾化 呼吸道 药物 导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药物导入装置,更特别涉及一种手持式高频超声雾化全呼吸道药物导入装置。
背景技术
针对特定药物的给药系统长期以来一直是与医药研究相伴随发展的一个领域,而许多药物需要通过特定的手段,形成特定大小的雾化颗粒,才能被有效吸收和利用。超声雾化器是采用电能将液体转化为细小液滴的过程,通过压电陶瓷片的谐振带动液体传输,并在特定界面的表面形成气穴,从而不断产生特定大小范围的小液滴。
现有的高频超声雾化喷雾系统,由于压电陶瓷片的限制,必须要采用较高的电压,因此一般都通过插座与交流电连接提供电力,或者采用大量的电池的高电压直流电提供电力。较高的功耗导致整个系统容易产生热量,一方面使得系统难以维持稳定,同时也可能导致溶液中的药物分子活性受到影响,发生变性或者其他变化而使药物失效。
另一方面,由于功耗高,所需要的配件相应增加,体积也变得相对较大,无法实现便携式操作,只能固定在特定的有交流电源的场所,或者由于体积大变得笨重而不方便移动。同时,高功耗也导致了整个雾化给药系统的高成本,不利于在广大疾病患者推广使用。
此外,现有的超声雾化器将液体药物置于雾化器内部特定的部位,且一般不可拆卸,不利于药物的无菌保存,也不利用对整个腔室实施消毒处理,给清理清洁带来诸多不便,使污染的机会大大增加。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持式高频超声雾化全呼吸道药物导入装置,该装置采用了低功耗材料制成的压电陶瓷雾化片,因而功耗小,体积小,且成本低廉,操作方便,可用于全呼吸道给药治疗,可有效将大部分药物输送到下呼吸道部位及经过下呼吸道进入血液从而到达全身。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持式高频超声雾化全呼吸道药物导入装置,包括底部设置有进风口的具有开放空间的壳体和设置在壳体的开放空间的开口上的盖体,盖体上设置有出雾口,壳体的开放空间设置有用于放置药液的具有开口的药杯和位于药杯上方用于聚集雾的聚雾罩,聚雾罩的底部位于药杯的开口内,且在药杯内的雾化罩的外壁与药杯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聚雾罩的上部与壳体的内壁之间密封连接,药杯的外壁与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腔室,聚雾罩的外壁与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二腔室,药杯上设置有压电陶瓷雾化片,压电陶瓷雾化片位于药杯内的预设最高药液液面之下,药杯的杯壁通过连接件与壳体相连接,且在连接件和/或位于预设最高药液液面之上的药杯的的杯壁上开设有用于连通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通风孔,雾化罩的顶部上设置有排雾口,排雾口与出雾口相流体连通,壳体内在其进风口处设置有用于朝向出雾口方向吹风的一吹风装置,药物导入装置还包括与压电陶瓷雾化片相电连接的雾化控制线路板,压电陶瓷雾化片包括压电陶瓷本体、分别覆盖在陶瓷本体上、下表面上的上电极层和下电极层,上电极层包括覆盖在压电陶瓷本体上表面上的覆盖部以及自覆盖部的边缘向下弯折延伸至压电陶瓷本体的下表面形成的延伸部,以包住压电陶瓷本体的边缘,下电极层覆盖在压电陶瓷本体的下表面上且边缘处分别与上电极层的延伸部间隔一段距离,上电极层的覆盖部的远离压电陶瓷本体的表面上还覆盖有一上电极保护层,压电陶瓷本体由低功耗压电陶瓷材料制成,低功耗压电陶瓷材料包括如下主材料组分:
重量百分比为63.3~68.3%的四氧化三铅(Pb3O4);
重量百分比为14.2~15.3%的二氧化锆(ZrO2);
重量百分比为8.1~9.5%的二氧化钛(TiO2);
重量百分比为4.6~5.2%的氧化锶(SrO);
重量百分比为1.5~1.8%的三氧化二铁(Fe2O3);
重量百分比为1.0~1.4%的二氧化锡(SnO2);
以及如下的添加组分
重量百分比为0.3~1.1%的二氧化锰(MnO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正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广州纳泰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常州正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广州纳泰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164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化学反应有害气体吸收装置
- 下一篇:训练抬腿的康复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