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增压器轴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16226.6 | 申请日: | 2014-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9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窦天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窦天祥 |
主分类号: | F01D25/16 | 分类号: | F01D25/16;F16C33/04;F16N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地址: | 20013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压 轴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增压器的改进,尤其涉及一种增压器轴承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涡轮增压器在当今社会的使用已经相当广泛,发动机技术的发展和与环保有关的法规的日益严格,其一方面使得发动机涡轮增压器技术迅速得到普及,另一方面也使得对发动机涡轮增压器的要求愈发严格。
涡轮增压器实际上是一种空气压缩机和与此同轴连接的涡轮构成,通过压缩空气来增加进气量。它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的能量来推动涡轮,涡轮又带动同轴的压气机叶轮,压气机叶轮压送由空气滤清器管道送来的空气,使之增压进入气缸。当发动机转速增快,废气排出速度与涡轮转速也同步增快,叶轮就压缩更多的空气进入气缸,空气的压力和密度增大可以燃烧更多的燃料,相应增加燃料量和调整发动机的转速,就可以增加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了。
现有技术中亟需一种使用寿命、轴承的机械效率和润滑效果俱佳的增压器轴承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寿命、轴承的机械效率和润滑效果俱佳的增压器轴承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增压器轴承结构,包括两个浮动轴承、一个止推轴承、一个压端止推片和一个涡端止推片,所述两个浮动轴承、止推轴承、压端止推片和涡端止推片均环设于增压器的转子轴的外侧,一个所述浮动轴承、涡端止推片、止推轴承、压端止推片和另一个所述浮动轴承沿着自增压器的涡端到压端的方向依次排布。
所述浮动轴承的一侧端面上设有若干凸起部。
所述浮动轴承上还设有内壁油楔面、环形油槽和进油孔,所述内壁油楔面位于所述浮动轴承的内壁上,所述环形油槽设于所述浮动轴承的外壁,所述进油孔连通所述内壁油楔面和所述环形油槽。
所述涡端止推片包括内环部与固定设于所述内环部外侧的外环部,所述止推轴承环设于所述内部环外侧,且位于所述外部环的靠近增压器压端的一侧。
所述止推轴承两端面均设有端面油楔面,所述端面油楔面上设有油槽。
所述端面油楔面为环形斜坡面,所述端面油楔面的中心端连通至所述止推轴承的轴承孔,且所述端面油楔面的中心端低于外周端,所述油槽沿所述止推轴承的径向设置。
所述端面油楔面的外周端外侧设有端面环形槽。
所述止推轴承内设有油道,所述止推轴承上还设有贯穿所述止推轴承两个端面,并且连通至所述油道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在充分考虑了使用寿命、轴承的机械效率、对润滑油的要求、冷却、润滑效果等因素的状况下,设计了该增压器轴承结构,将两个浮动轴承、一个止推轴承、一个压端止推片和一个涡端止推片有机地组合在了一起,较现有技术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在25000小时以上;轴承机械效率不小于96%,对润滑油的过滤精度不高于50微米(对润滑油要求不高),亦即即使以此类润滑油,依旧能起到较佳的润滑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增压器轴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浮动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剖面图;
图4是图3中B-B’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涡端止推片的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止推轴承一端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C-C’剖面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止推轴承另一端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压端止推片的剖面图;
图中,1、5-浮动轴承;11-凸起部;12-内壁油楔面;13-环形油槽;14-进油孔;2-涡端止推片;21-内环部;22-外环部;3-止推轴承;31-端面油楔面;32-油槽;33-端面环形槽;34-油道;35-通孔;4-压端止推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图1至图9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增压器轴承结构进行详细的描述,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可选的实施例,可以认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改变本实用新型精神和内容的范围内能够对其进行修改和润色。
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增压器轴承结构,包括两个浮动轴承1和5、一个止推轴承3、一个压端止推片4和一个涡端止推片2,所述两个浮动轴承1和5、止推轴承3、压端止推片4和涡端止推片2均环设于增压器的转子轴6的外侧,一个所述浮动轴承1、涡端止推片2、止推轴承3、压端止推片4和另一个所述浮动轴承5沿着自增压器的涡端到压端的方向依次排布,在图1中,即从右至左排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窦天祥,未经窦天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162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电厂余热回收系统
- 下一篇:一种鲍鱼希瓦氏菌及其用途以及饲料及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