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胸腰椎骨科钻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15570.3 | 申请日: | 2014-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983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怡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怡飞 |
主分类号: | A61B17/16 | 分类号: | A61B17/16;A61B17/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2000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腰椎 骨科 钻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胸腰椎骨科钻孔器。
背景技术
临床上,在进行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时,需要现在椎弓根上钻孔,目前,一般是先用开孔锥进行定位,然后再用套针预钻一个小孔,最后采用钻孔器钻出需要的孔,整个操作过程比较繁琐,而且需要的器械比较多,手术时间长,既加重了患者的痛苦,又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另外,在使用过程中,医生手握钻孔器上端时,因为没有把手,固定非常困难,需要特别握紧才能行,劳动度大,钻孔器钻进深度控制全凭医生经验判断,不够精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解决在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中使用钻孔器医疗人员劳动强度大、没有把手、不够精确等问题的胸腰椎骨科钻孔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胸腰椎骨科钻孔器,包括手柄、连杆、套管、定位套和钻头,所述连杆包括粗杆和细杆,所述套管设置在细杆上,所述定位套连接在套管的一端,所述钻头设置在细杆顶部,所述手柄与粗杆连接,所述定位套的外层设置有喇叭状的口槽,所述粗杆上设置有防滑纹,所述定位套的直径大于细杆的直径,所述在钻头和定位套之间的细杆部分设置有刻度,所述手柄为“I”字形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胸腰椎骨科钻孔器可以轻松、准确的一次在椎弓根上钻出需要的孔,实现了开孔锥、套针、钻孔器三者配合完成的功能,降低了医疗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设置定位套、口槽和刻度,使手术更加准确的进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胸腰椎骨科钻孔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阅图1所示,一种胸腰椎骨科钻孔器,包括手柄1、连杆2、套管3、定位套4和钻头5,所述连杆2包括粗杆6和细杆7,所述套管3设置在细杆7上,所述定位套4连接在套管3的一端,所述钻头5设置在细杆7顶部,所述手柄1与粗杆6连接,所述定位套4的外层设置有喇叭状的口槽8,所述手柄1为“I”字形设置。
所述粗杆6上设置有防滑纹9。所述定位套4的直径大于细杆7的直径。所述在钻头5和定位套4之间的细杆7部分设置有刻度10。
使用时,先将定位套4对准要钻孔的不动,然后一手握住套管3,有手掌侧下方压住扣槽8即可对钻孔部位进行准确定位,另一手握住手柄1,通过手柄1的旋转带动连杆2以及钻头5,最终使钻头5在指定位置钻孔,直至钻孔成功即可,操作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胸腰椎骨科钻孔器可以轻松、准确的一次在椎弓根上钻出需要的孔,实现了开孔锥、套针、钻孔器三者配合完成的功能,降低了医疗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设置定位套、口槽和刻度,使手术更加准确的进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怡飞,未经李怡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155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