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屏幕保护膜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14623.X | 申请日: | 2014-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93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镇海乌托邦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4 | 分类号: | B32B27/04;B32B27/36;B32B9/04;B32B17/10;B32B33/00;H04M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221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屏幕 保护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屏幕保护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透光率高、耐刮擦和防油污的屏幕保护膜。
背景技术
手机作为一种通讯工具,已经越来越普及,尤其是宽屏的智能手机越来越受青睐,与此同时,手机保护膜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然而高质量的手机保护膜却不多,现有的屏幕保护膜强度还不是很大,不足以抵抗较大的外部冲击和碰撞。而且,很多屏幕都不具备油污自清洁功能,尤其是在夏天,手指上的汗渍油污很容易粘在屏幕上,既难看又难清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透光率高、耐刮擦和防油污的屏幕保护膜。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屏幕保护膜,包括保护膜主体,其中,所述保护膜主体包括依次叠加的基材层、钢化玻璃层、光学胶层和硅胶粘合层,所述基材层为所述保护膜主体的正面,所述硅胶粘合层为保护膜主体的反面,所述基材层内填设有纳米氧化锌微粒。
上述的一种屏幕保护膜,所述保护膜主体的正面设有上剥离膜,所述保护膜主体的反面设有下剥离膜。
上述的一种屏幕保护膜,所述钢化玻璃的厚度级别为0.35T,表面强度为9H。
上述的一种屏幕保护膜,所述基材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屏幕保护膜具有透光率高、耐刮擦和防油污的特点,可广泛用于屏幕保护,钢化玻璃层增强了屏幕保护膜的抗冲击能力,能有效吸收外部冲击和碰撞,减少了屏幕因外界因素而产生破裂的几率,同时,基材层内的纳米氧化锌微粒在光线作用下还可产生强烈的催化降解作用,对油污汗渍进行有效降解,具有一定的自清洁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剥离膜、2-基材层、3-钢化玻璃层、4-光学胶层、5-硅胶粘合层、6-下剥离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了解,下面参照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屏幕保护膜,包括保护膜主体,其中,所述保护膜主体包括依次叠加的基材层2、钢化玻璃层3、光学胶层4和硅胶粘合层5,基材层2为所述保护膜主体的正面,硅胶粘合层5为保护膜主体的反面,基材层2内填设有纳米氧化锌微粒。
实施时,所述保护膜主体的正面设有上剥离膜1,所述保护膜主体的反面设有下剥离膜6。在使用时,先撕下保护膜主体反面的下剥离膜6,将保护膜紧密地贴合在手机屏幕上,然后将保护膜主体正面的上剥离膜1撕下即可完成贴膜过程,上剥离膜1和下剥离膜6可使保护膜主体在使用前保持洁净。为提高保护膜的抗刮抗冲击性能,所述钢化玻璃层3的厚度级别为0.35T,表面强度为9H。为提升保护膜的透光率和耐磨能力,所述基材层2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另外,基材层2内的纳米氧化锌微粒在光线作用下还可产生强烈的催化降解作用,对油污汗渍进行有效降解,具有一定的自清洁作用,特别适合夏天手指易出汗时使用。
该屏幕保护膜具有透光率高、耐刮擦和防油污的特点,可广泛用于屏幕保护,钢化玻璃层增强了屏幕保护膜的抗冲击能力,能有效吸收外部冲击和碰撞,减少了屏幕因外界因素而产生破裂的几率,同时,基材层内的纳米氧化锌微粒在光线作用下还可产生强烈的催化降解作用,对油污汗渍进行有效降解,具有一定的自清洁作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镇海乌托邦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镇海乌托邦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146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