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轻质等离子体传导避雷索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14402.2 | 申请日: | 2014-0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19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 发明(设计)人: | 段泽民;司晓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航太电物理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T4/16 | 分类号: | H01T4/16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胡东升 |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等离子体 传导 避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雷电防护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轻质等离子体传导避雷索。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避雷索通常是由全金属材料组成,因其重量较重,不宜用于飞行器上(如飞机、飞艇、浮空球及其他需要的场合等)作雷电防护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质等离子体传导避雷索,其重量轻且抗雷电效应能力强,能有效地降低重量而且能够安全传导雷电流。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轻质等离子体传导避雷索,所述避雷索由柔性绝缘基带和固定设置在所述绝缘基带上的金属等离子体导引片构成,所述金属等离子体导引片在所述绝缘基带的长度方向上间隔等间距分布。
所述金属等离子体导引片包括金属导引片本体和与所述金属导引片本体为一体结构的两片金属卡爪,所述两片金属卡爪分布在金属导引片本体的两侧并且两片金属卡爪的前端自所述绝缘基带的两侧径向插入。
本实用新型避雷索的结构可以有效地减小避雷索自身的重量。在雷电环境下,当雷电先导接近该避雷索时,由于足够强的电场将第一个导引片与第二个导引片之间的空气击穿,二者达到等电位状态,继而后级空气间隙逐级击穿。因此,该击穿以步进的方式向前推进直至全部击穿,最终形成悬浮于金属等离子体导引片表面的等离子体通道。通过该通道可以将雷电流安全泄放掉。由于该等离子体通道悬浮于等离子体导引片的上方,电流传导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大部分散发到空气中,所以对该避雷索的损伤较小。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重量轻且能安全传导雷电流。该避雷索主体采用比重较小的绝缘基带且以等间距的方式在基带上安装金属等离子体导引片,该实用新型质量轻且可以安全传导标准中所规定的雷电指标。该避雷索质量轻、耐候性(耐酸碱、盐雾、霉菌、高温、低温等)强且能够安全泄放雷电流。所以,该避雷索适用于各类飞行器(飞机、飞艇、浮空球及其他需要的场合等)的雷电防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避雷索的整体示意图;图2A-2D分别为金属等离子体导引片的主视图、右视图、俯视图及立体图;图3为避雷索的横断面示意图。
图中标号:1绝缘基带,2金属等离子体导引片,21金属导引片本体,22金属卡爪。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结合图1-3,本实施例的轻质等离子体传导避雷索,其由绝缘基带1和固定设置在绝缘基带上的金属等离子体导引片2构成,并且,金属等离子体导引片在绝缘基带的长度方向上间隔等间距分布。
图2A-图3所示,金属等离子体导引片2包括金属导引片本体21和与金属导引片本体为一体结构的两片金属卡爪22,两片金属卡爪分布在金属导引片本体的两侧并且两片金属卡爪的前端自柔性绝缘基带1的两侧径向插入。诚然,导引片并不限于以上述方式固定于柔性绝缘基带上,例如,导引片可以采用铆钉、或在导引片本体上设置带倒刺的插针等方式固定在柔性绝缘基带上,具体应用中,该柔性绝缘基带1的截面可以是圆形或矩形等形状,采用高分子复合材料(芳纶纤维、大力马等)制作,具有轻质的特点;金属等离子体导引片2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椭圆形、矩形或菱形等形状,采用镍片、镀镍铜片等材质制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航太电物理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合肥航太电物理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144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磨砖机传动轴防水压盖
- 下一篇:一种有机玻璃边缘抛光机的夹持单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