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熔焊接厢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14234.7 | 申请日: | 2014-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16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周英牡;姚建明;许骁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华聚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3/04 | 分类号: | B62D33/04;B62D2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李久林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熔焊 接厢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厢式车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熔焊接厢体结构。
背景技术
厢式运输车是货物运输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的关键设备。厢式车在运输过程中工作可靠、性能发挥稳定,是保证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的关键所在。公路运输车通常有汽车底盘、厢体两部分组成。目前的厢式车厢板主要由聚氨酯蜂窝芯和玻璃钢、铝板等内外蒙皮组合而成,厢板通过挤压型材和固定件连接起来。这种挤压型材必须通过结构设计来吸收由于厢体承载与弯曲所产生的应力。而且它们需要使用密封胶来保证防水。然而随着时间的变化防水效果将会降低。此外现有的组装体系是劳动密集型,并且执行此类相关任务需要熟练的操作。这意味着高水平的资源和能源,必会导致相对高的生产成本。而且这种通过一般材料制作的厢体由于板材的缘故重量非常重。这有一个劣势,汽车负载包括厢体重量,厢体结构的重量会影响车子能正常的装货量。提供一个质量较轻的厢体能加大载货量和载货效率。此外还应该注意的是,现有技术中所用的材料,如胶合板,FRP。这些材料的使用对环境有不利的影响,材料不能很好地回收利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熔焊接厢体结构,不仅结构简单、轻质环保、不易变形、力学性能高、拼接组装简便、成本低,使用热塑性三明治结构通过热熔连接方式组装成厢式车的厢体,优化操作速度,减少能量消耗,以及减少所需的部件和材料的数量,以提高厢体组装的效率和性能。并且优化材料成本,显著增加所用材料的可回收性。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热熔焊接厢体结构,包括底架、顶板、左侧板、右侧板、前板、底板和后门板,所述顶板、左侧板、右侧板、前板、底板和后门板均为由热塑性蜂窝板材或泡沫板材上下两面复合玻纤增强热塑性面板构成的板材,其中,所述前板分别与顶板、左侧板、右侧板、底板拼接,所述顶板分别与左侧板、右侧板拼接,所述底板分别与左侧板、右侧板拼接,其中,所述顶板、左侧板、右侧板、底板和前板之间的拼接部位均设有外包边、热熔焊条和内包边,外包边包覆厢体外的拼接线,热熔焊条覆盖厢体内的拼接线并与板材表面熔合一体,内包边包覆厢体内的拼接线及其热熔焊条。
作为优选,所述底板固定安装在底架上,所述底架上安装有塑料门框,塑料门框套装在顶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后端并通过密封胶分别与顶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粘接,后门板通过多个铰链与塑料门框连接,铰链的一端预埋固定在塑料门框中,铰链的另一端预埋固定在后门板中。
作为优选,所述塑料门框的插槽侧壁与顶板、左侧板或者右侧板的玻纤增强热塑性面板之间通过密封胶连接。
作为优选,两个后门板形成对开门,每个后门板的四周均安装门封条。
作为优选,所述内包边为内角铝。
作为优选,所述玻纤增强热塑性面板厚度为0.5~2.5mm,热塑性蜂窝板材或泡沫板材的厚度为15~100mm。
作为优选,所述玻纤增强热塑性面板由玻纤与热塑性纤维丝的共混纺织布热压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热熔焊条是宽度为10~30mm的热塑性焊条。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不仅结构简单、轻质环保、不易变形、力学性能高、拼接组装简便、成本低,使用热塑性三明治结构通过热熔连接方式组装成厢式车的厢体,优化操作速度,减少能量消耗,以及减少所需的部件和材料的数量,以提高厢体组装的效率和性能。并且优化材料成本,显著增加所用材料的可回收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4是图1的C-C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华聚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华聚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142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备胎固定装置
- 下一篇:设置有吸能结构的汽车转向管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