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文丘里管细颗粒物引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13734.9 | 申请日: | 2014-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89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魏博;马萍;樊小朝;吕书艳;贾爱迪;孙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5/00 | 分类号: | G01N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0046 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文丘里管细 颗粒 物引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文丘里管细颗粒物引射装置,尤其涉及实验室用沉降炉中将细颗粒送入反应器。
背景技术
沉降炉作为一种使细颗粒物高温、悬浮态煅烧实验装置,广泛应用于能源、化工、建筑、有色金属等工业领域的实验研究中。沉降炉运行时控制不同的输运气流速,限制细颗粒物在沉降炉中的反应时间,分析在不同工况下得到的样品,以找出其变化规律,所以沉降炉中细颗粒物必须满足在中心线位置从上至下一维运动的要求。
目前,沉降炉大多通过普通管道将从下料口下落的细颗粒物送入反应器内。在反应器入口处,存在较大温差使得反应器内气流发生向上的自然对流,使细颗粒物及运输气产生扰动。而从下料口出来的细颗粒物则带有一定的速度向下运动进入反应器内,在反应器入口处,细颗粒物与扰动气流碰撞结合,由于气流与颗粒物运动速度的大小与方向不一致,使得两者相遇区域内气体流动复杂,扰乱细颗粒物沿轴线的垂直向下运动,失去其应有的运动一维性,即,不能对反应区内煤粉的燃烧状态做出正确的分析,从而影响沉降炉运行的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发明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文丘里管细颗粒物引射装置,保证细颗粒物在沉降炉内轴向运动的一维性,提高沉降炉运行的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文丘里管细颗粒物引射装置,该装置包括文丘里管引射器、进气管、给料管、上密封法兰、刚玉管反应器、下密封法兰,混合气箱;在文丘里引射器上部圆周方向对称布置进气管道,管道与混合气箱相连接,一根细颗粒物给料管从上部沿轴线插入文丘里管喉部,进气管与给料管穿过上密封法兰进入引射器,引射器与下部刚玉管反应器使用下密封法兰连接并保证密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给料管沿轴线插入至文丘里管引射器喉部,通过使四周从上至下的均匀气流在文丘里管引射器喉部加速,限制给料管中细颗粒物的流动方向,消除由于反应器高温引起的管内气体自然流动造成的扰动,保证了细颗粒物在沉降炉下落过程的一维性,提高其运行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文丘里管细颗粒物引射装置,包括文丘里管引射器1、进气管2、给料管3、上密封法兰4、刚玉管反应器5、下密封法兰6,混合气箱7。
文丘里引射器1上部圆周方向对称布置的进气管2,一根细颗粒物给料管3从上部伸入文丘里管喉部,进气管2与给料管3穿过上密封法兰4进入文丘里引射器1,文丘里引射器1与下部刚玉管反应器5使用下密封法兰6连接并保证密封,反应器内气氛固定;采用对称布置的多根进气管2,进气管道前有混合气箱7使气体混合均匀,从而使得引射装置在圆周方向气流均匀;将给料管3插入至文丘里管引射器1喉部,通过使四周从上至下的均匀气流在文丘里管引射器1喉部加速,限制给料管中细颗粒物的流动方向,消除由于反应器高温引起的管内气体自然流动造成的扰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大学,未经新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137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