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造纸污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13446.3 | 申请日: | 2014-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469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詹青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詹青彪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362804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造纸 污水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造纸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城市化、工业化的加速,水资源的需求缺口也日益增大。在这样的背景下,污水处理行业成为新兴产业,目前与自来水生产、供水、排水、中水回用行业处于同等重要地位。其中,造纸业居我国5大高耗水行业之首,其国内纸厂吨纸水耗高达100立方米以上,几乎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0倍,因此,我国造纸行业造成的水源污染、环境污染和水资源浪费现象非常严重。目前,我国造纸行业部分厂家通过兴建污水治理工程,有效的达到污水治理的效果,但是,这些污水治理工程成本十分高昂,一般厂家无法建立污水治理工程或者维持污水治理工程的继续,因此,很多厂家仍然选择污水直接排放的方式,造纸污水无法达到有效的治理,水污染和环境污染严重,并且造纸污水中含有的污染物主要是短纤、微纤、淤泥和杂质等,造纸污水的直接排放还会造成纤维资源的浪费,因此,如何对造纸污水进行有效的治理,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治污总投资,回收纤维纸浆,变废为宝是造纸工业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中国专利号为2012204550257的专利文,公开了一种造纸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沉砂池、混凝通道、絮凝剂添加装置、沉淀池和集水池,所述沉砂池底部设有排砂管,上部分别设有进水口与出水口,所述沉砂池出水口通过混凝通道与沉淀池进水口相连通,所述混凝通道上设有复数个交错分布的折板,所述混凝通道上还设有与絮凝剂添加装置相连通的加药口,所述沉淀池的底部为圆锥状,所述沉淀池底部上设有纸浆回收装置,所述沉淀池的出水口与集水池相连接,所述集水池的底部设有排水口,所述集水池位于排水口的上方设有过滤层。使用时,造纸污水由沉砂池的进水口进入沉砂池,沉砂池先对造纸污水进行初步沉淀,完成造纸污水纤维与沉砂的分离,沉砂经排砂管排出;然后,沉砂池的水再经由混凝通道进入到沉淀池中,混凝通道中,絮凝剂添加装置将絮凝剂添加到水流中,水流与混凝通道中的折板相互碰撞,且水流在折板间多次转折提高速度,水中颗粒碰撞机会增加,使得水流与药剂之间充分混合,混凝效果好;经过加药、混凝后的水在沉淀池中,依靠重力分离作用,使水中絮凝的纤维纸浆沉降在沉淀池底部,沉淀池底部的纸浆回收装置将纤维纸浆回收,有效的实现了纤维纸浆的回收;沉淀池的水再流动至集水池中,集水池对水进行缓冲作用,且集水池的水经由过滤层的过滤作用将其他杂质过滤掉,再由排水口排出;因此,经由沉砂、混凝、沉淀和过滤等多重处理步骤,有效的达到了污水治理效果,达到了污水的排放标准,且有效的实现了纤维纸浆的回收,所述造纸污水处理系统整体结构简单,成本低,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治污总投资。但是,所述造纸污水处理系统的混凝过程是利用混凝通道中交错分布的折板来完成,虽无需使用机械设备,混凝效果好,且结构简单,但是混凝效果受水量变化影响大,调节余地小,同时折板间容易堆积泥砂等,各折板间都需要设置排泥管道,以进行定期排泥操作,操作麻烦,且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混凝通道结构简单,混凝效果好,受水量变化影响小,调节余地大,混凝通道不会积泥,无需设置排泥管道,无需定期排泥,同时能够进一步提高污水中纤维纸浆的回收率的造纸污水处理系统。
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解决方案为:一种造纸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沉砂池、混凝通道、絮凝剂添加装置、沉淀池和集水池,所述沉砂池出水口通过混凝通道与沉淀池进水口相连通,所述沉淀池底部上设有纸浆回收装置,所述沉淀池的出水口与集水池相连接,所述混凝通道沿水流方向依次设为方形通道和圆形通道,所述混凝通道的方形通道上设有与絮凝剂添加装置相连通的加药口。
进一步的是:所述圆形通道的横截面积沿水流方向依次减小。
进一步的是:所述沉淀池由从内向外依次套装的同轴的中心筒、出水筒和沉淀筒构成,所述出水筒的上部设有出水口,出水筒设于中心筒的上部且出水筒的底部设为敞口,所述中心筒的下部穿过出水筒的底部的敞口延伸至沉淀筒的底部,所述沉淀筒的顶部设于出水筒的出水口与底部的敞口之间,所述沉淀筒位于与出水筒重叠的位置上设有围绕出水筒旋转的由上往下的螺旋面,所述沉淀筒上还设置有与螺旋面的顶端切向连通的进水口,沉淀筒的下部设为圆锥状且于底部上设有纸浆回收室,所述纸浆回收室与纸浆回收装置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詹青彪,未经詹青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134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