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叉车操纵拉杆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13201.0 | 申请日: | 2014-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30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地恩地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9/02 | 分类号: | F16H59/02;B66F9/075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266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叉车 操纵 拉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叉车部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以调节长度的叉车操纵拉杆。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市场上的叉车变速操纵总成包括操纵杆、阀芯、操纵拉杆等,其中操纵拉杆为定长杆件,通过操纵拉杆两端的螺栓孔与上方操纵杆和下方的阀芯连接,起到传递运动的作用。由于操纵拉杆为定长杆件,无法调节长度,而由于变速操纵总成的加工精度问题,在装配操纵总成的过程中,可能存在操纵拉杆长度过长或过短,进而可能造成装配难度增加或无法装配等情况的出现,其次,在叉车使用过程中,多次操纵使操纵总成内转轴磨损,由于操纵拉杆为定长杆件,将会导致操纵杆产生间隙,从而在无操作的情况下出现位移或晃动等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可以调节长度的叉车操纵拉杆,以避免造成装配难度增加或无法装配、使用过程中在无损作情况下出现位移或晃动等情况的出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叉车操纵拉杆,包括中间杆和两端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为呈鸭舌状扁平结构的扁平连接部,上设置有销孔,可穿设铰轴,所述连接杆通过铰轴分别与操纵杆、阀芯铰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为设置有外螺纹螺杆的螺杆连接部;所述中间杆为两端设置有内螺纹孔的杆体,两端内螺纹孔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中间杆与两端的连接杆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成一体。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中间杆的中部设置有可以用来扳动旋转中间杆的铣方。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连接杆在扁平连接部与螺杆连接部之间设置有用来扳动旋转连接杆的六方轴颈部。当扳动旋转六方轴颈部时,可以松开或拧紧内外螺纹,进而松开或拧紧连接杆与中间杆的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叉车操纵拉杆长度可调,装配过程中,可根据操纵杆与阀芯的实际距离进行调节,从而降低装配难度,提高装配速度和装配后可靠度;在叉车变速操纵总成使用一段时间后,转轴磨损产生间隙导致操纵杆在无操作的情况下出现位移或晃动时,可调节拉杆组件长度从而消除上述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连接杆;2—中间杆;3—扁平连接部;4—销孔;5—螺杆连接部;6—内螺纹孔;7—铣方;8—六方轴颈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叉车操纵拉杆,包括中间杆2和两端的连接杆1,所述连接杆1一端为呈鸭舌状扁平结构的扁平连接部3,上设置有销孔4,可穿设铰轴,所述连接杆1通过铰轴分别与操纵杆、阀芯铰接,所述连接杆1的另一端为设置有外螺纹螺杆的螺杆连接部5;所述中间杆2为两端设置有内螺纹孔6的杆体,两端内螺纹孔6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中间杆2与两端的连接杆1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成一体。
所述中间杆2的中部设置有可以用来扳动旋转中间杆的铣方7。
所述连接杆1在扁平连接部3与螺杆连接部5之间设置有用来扳动旋转连接杆1的六方轴颈部8。当扳动旋转六方轴颈部8、卡住中间杆2的铣方7时,或相反的扳动旋转中间杆2的铣方7、卡住六方轴颈部8时,可以松开或拧紧内外螺纹,进而松开或拧紧连接杆1与中间杆2的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地恩地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地恩地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132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鼓型增压多环复合密封柱塞
- 下一篇:蜗轮蜗杆传动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