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13106.0 | 申请日: | 2014-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5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陈苑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苑英 |
主分类号: | A61M5/162 | 分类号: | A61M5/16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地址: | 514749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输液器。
背景技术
输液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用品,使用过程中,患者可能需要输多种药液或多瓶药液,需要频繁更换,更换时需要有护士操作,一般情况下,一名护士需要负责多名患者,所以,导致护士不仅劳累,且效率不高;其中,输液器的针头部分,一般采用一次性针头,针尖处较锐利,患者走动或扎针处移动,很容易造成针尖刺破其他部位,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疼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液器,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输液器,包括莫非式滴管,所述莫非式滴管一端连接有两条插瓶管,所述插瓶管连接有插瓶针,每个所述插瓶管上均设有止水夹,所述莫非式滴管另一端连接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上依次设有调节器、过滤器和金属针头,所述金属针头设于所述输液管的端部。
进一步的,所述莫非式滴管包括上下排列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插瓶管与所述第一腔室连接,所述输液管与所述第二腔室连接;
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之间设有隔层,所述隔层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一腔室内设有可封挡所述通孔的塞子。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针头上包裹有塑料管,所述塑料管远离所述金属针头的针尖的一端连接有用于推动所述塑料管在所述金属针头上滑动的手柄。
优选的,所述手柄的材质为金属。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针头上设有针头手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液器,该输液器上连接有两个插瓶管,可同时连接有两种药液,当使用中的药液输完之后,只需由家属打开止水夹即可,继续输液,且金属针头插入血管后,再通过推动塑料管手柄,使塑料管挡住金属针头的针尖,防止针尖扎伤其他部位,造成误伤。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输液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输液器的莫非式滴管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输液器的金属针头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莫非式滴管;2、插瓶管;3、止水夹;4、输液管;5、调节器;6、过滤器;7、金属针头;8、第一腔室;9、第二腔室;10、隔层;11、塞子;12、手柄;13、塑料管;14、针头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3所示,一种输液器,包括莫非式滴管1,莫非式滴管1一端连接有两条插瓶管2,插瓶管2连接有插瓶针,每个插瓶管2上均设有止水夹3,莫非式滴管1另一端连接有输液管4,输液管4上依次设有调节器5、过滤器6和金属针头7,金属针头7设于输液管4的端部。
莫非式滴管1包括上下排列的第一腔室8和第二腔室9,插瓶管2与第一腔室8连接,输液管4与第二腔室9连接;
第一腔室8与第二腔室9之间设有隔层10,隔层10上设有通孔,第一腔室8内设有可封挡通孔的塞子11。
其中,当第一腔室8内有药液时,塞子11漂在药液上,且药液能够正常输入到第二腔室9内,当第一腔室8内的药液流完,塞子11堵在通孔上,此时第二腔室9内有药液,但是药液不能流动,能够保证空气不会被输入到与第二腔相连的输液管里而导致进入血管内。
金属针头7上包裹有塑料管13,塑料管13远离金属针头7的针尖的一端连接有用于推动塑料管13在金属针头7上滑动的手柄12。优选的,手柄12的材质为金属。金属针头7上设有针头手柄14。手持针头手柄14将针头扎入血管后,再推同时进入血管的塑料管13,塑料管13越过针尖,固定,进行输液即可,用完拔出即可,达到一次性使用。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液器,该输液器上连接有两条插瓶管2,可同时连接有两种药液,当使用中的药液输完之后,只需打开止水夹3即可,继续输液,且金属针头7插入血管后,在通过推动塑料管的手柄,使塑料管13挡住金属针头7的针尖,防止针尖扎伤其他部位,造成误伤。
使用时由护士通过插瓶针连接所需的液瓶,然后,按静脉输液法对患者进行穿刺,当输完一瓶液后,由病人家属打开另一瓶的止水夹3,如果此时,塞子11贴在隔层10上,用手挤下第一腔室8(需红线标识)即可,使塞子11上漂,可以继续输液,该输液器的优点为:1、减少穿刺过程刺破血管的危险,2、减少输液过程因小动作引起针头错位而产生的外渗现象,3、减少护士的工作量,一瓶至两瓶的输液时间巡视及更换另一瓶液体,达到根据病情轻重合理护理时间分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苑英,未经陈苑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131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