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锥盘式限滑差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12855.1 | 申请日: | 2014-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14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晋西;谭宇文;袁腾飞;程亭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48/22 | 分类号: | F16H48/22;F16H48/38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晓兵;李玉盛 |
地址: | 40005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锥盘式限滑 差速器 | ||
1.一种锥盘式限滑差速器,包括差速器壳(11)及设置在差速器壳(11)内的左半轴(4)、右半轴(20)、差速机构和限滑机构,所述左半轴(4)和右半轴(20)的中心轴线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机构包括套在左半轴(4)上并能够带动左半轴(4)转动的左传动齿轮(3)、套在右半轴(20)上并能够带动右半轴(20)转动的右传动齿轮(21)、与左半轴(4)平行的左行星齿轮轴(5)和与右半轴(20)平行的右行星齿轮轴(19),所述左行星齿轮轴(5)上设置有与左传动齿轮(3)啮合的传动齿,并且左行星齿轮轴(5)上还设置有能够随其同步转动的左行星齿轮(10),所述右行星齿轮轴(19)上设置有与右传动齿轮(21)啮合的传动齿,并且右行星齿轮轴(19)上还设置有能够随其同步转动的右行星齿轮(14),所述左行星齿轮(10)和右行星齿轮(14)相互啮合;
所述限滑机构包括空套在左半轴(4)上并能够随差速器壳(11)同步转动的左转盘(6)和空套在右半轴(20)上并能够随差速器壳(11)同步转动的右转盘(18),所述左行星齿轮轴(5)安装在左转盘(6)上并能够在左转盘(6)的带动下绕左半轴(4)的中心轴线公转,所述右行星齿轮轴(19)安装在右转盘(18)上并能够在右转盘(18)的带动下绕右半轴(20)的中心轴线公转;所述左转盘(6)和右转盘(18)上均具有呈圆台形的锥孔,左转盘(6)的锥孔内设置有与之配合的左锥盘(7),所述左锥盘(7)套在左行星齿轮轴(5)上;右转盘(18)的锥孔内设置有与之配合的右锥盘(17),所述右锥盘(17)套在右行星齿轮轴(19)上;所述左半轴(4)上设置有左传力板(8),所述右半轴(20)上设置有右传力板(16),所述左传力板(8)和右传力板(16)之间设置有由主动摩擦片(12)和从动摩擦片(13)交互叠加而成的摩擦片组,所述主动摩擦片(12)通过外圆凸耳与差速器壳(11)配合,部分从动摩擦片(13)通过内花键连接在左半轴(4)上,其余从动摩擦片(13)通过内花键连接在右半轴(20)上;左转盘(6)转动对左锥盘(7)产生的轴向分力能够推动左传力板(8)右移、右转盘(18)转动对右锥盘(17)产生的轴向分力能够推动右传力板(16)左移使摩擦片组被压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盘式限滑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传动齿轮(3)、右传动齿轮(21)、左行星齿轮(10)和右行星齿轮(14)均采用圆柱直齿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盘式限滑差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端盖(1)和右端盖(23),所述左端盖(1)和右端盖(23)分别设置在差速器壳(11)的两端,并且左端盖(1)和右端盖(23)的中部具有圆孔,所述左半轴(4)和右半轴(20)分别通过左端盖(1)和右端盖(23)中部的圆孔伸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锥盘式限滑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壳(11)的两端具有台阶,该台阶上设置有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螺纹孔,所述左端盖(1)和右端盖(23)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差速器壳(11)两端的台阶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锥盘式限滑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转盘(6)和右转盘(18)上具有与差速器壳(11)内的凹槽配合的凸台,所述左端盖(1)和右端盖(23)上具有限位块,左端盖(1)上的限位块沿轴向顶紧在左转盘(6)的凸台上,右端盖(23)上的限位块沿轴向顶紧在右转盘(18)的凸台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盘式限滑差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左半轴(4)上的左挡板(2)和设置在右半轴(20)上的右挡板(22),所述左挡板(2)上具有与左行星齿轮轴(5)配合的轴孔,左行星齿轮轴(5)的左端安装在左挡板(2)的轴孔内,左传动齿轮(3)和左行星齿轮轴(5)上的轴齿位于左挡板(2)与左转盘(6)之间;所述右挡板(22)上具有与右行星齿轮轴(19)配合的轴孔,右行星齿轮轴(19)的右端安装在右挡板(22)的轴孔内,右传动齿轮(21)和右行星齿轮轴(19)上的轴齿位于右挡板(22)与右转盘(18)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盘式限滑差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支撑环(9)和右支撑环(15),所述左支撑环(9)上具有与左行星齿轮轴(5)配合的轴孔,所述右支撑环(15)上具有与右行星齿轮轴(19)配合的轴孔,左行星齿轮轴(5)和右行星齿轮轴(19)分别穿过左支撑环(9)和右支撑环(15),并且左行星齿轮(10)和右行星齿轮(14)位于左支撑环(9)和右支撑环(15)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理工大学,未经重庆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1285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铸用挤压机构
- 下一篇:一种离心铸造辊套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