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体停车场的导向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12366.6 | 申请日: | 2014-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93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唐海英;胡倩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海英 |
主分类号: | E04H6/14 | 分类号: | E04H6/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硕法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1 | 代理人: | 李姝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 停车场 导向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停车场,尤其是涉及一种精确导向、能防止汽车吊篮倾覆、能多排设置的立体停车场的导向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急增,城市停车难问题不断恶化,而作为解决城市静态交通的有效措施——自动化立体停车设备,以其占地面积少、停车率高、布置灵活、高效低耗、性价比高、安全可靠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立体停车场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其能够充分利用城市空间,被称为城市空间的“节能者”。根据资料统计,传统停车场停50辆车需要1650平方米,而采用露天电梯塔式立体停车只需50平方米,也就是说,可以达到每1平方米即停放一辆小车。从工程造价方面来比较,同样以50个车位计算,传统建设需约750万元,立体停车建设造价仅400万元。专家表示,立体停车场同传统停车场相比,车辆一进车库就熄火,由机械设备自动存放,减少了车辆在车库内的迂行和尾气排放,十分环保节能。立体停车场主要是一套机械式自动升降的停车设备,分若干排,最高可以建造25层。司机把车辆停放在钢板上,机器自动将车辆升至适当的层面。
影响立体停车场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导向机构,目前市场上的一些垂直循环车库导向机构,很多都不可靠,容易导向轮脱轨,导致汽车吊篮翻转,汽车倾覆。有些具的导向机构,虽然安全可靠,但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制造安装困难。
目前市场上的一种导向机构见附图1,垂直循环车库上下四轮导向系统,这种导向系统有个致命缺陷,上下导向轮距离因长时间使用会发生变化,导致距离变长,从而易导致导向轮脱轨,造成汽车吊篮倾斜,汽车倾覆。另一种导向机构见附图2,垂直循环车库六轮导向系统,该系统结构复杂,制造精度要求较高,安装调整特别困难。
同时以上两种导向机构都由于下方的轨道挡住车库后方出口,汽车无法从车库后方开出,无法制作前后排车库。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立体停车场中导向机构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确导向、防止汽车吊篮倾覆、能多排设置的立体停车场的导向机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的,一种立体停车场的导向机构,包括跑道形导轨和可沿跑道形导轨环形移动的汽车吊篮,所述跑道形导轨上下二端设为开口,所述跑道形导轨靠近上下弧形边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二上引导轨和二下引导轨;所述汽车吊篮的上边二端设置有可在跑道形导轨内滚动的滑轮,所述滑轮的下方斜向内设置有可在上引导轨和下引导轨内滚动的导向轮,所述二滑轮的距离大于跑道形导轨的开口,所述跑道形导轨的下弧形边高于汽车的高度。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汽车吊篮上方为梯形,下方为长方形。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滑轮对称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导向轮对称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二上引导轨对称设置,所述二下引导轨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导向轮和上、下引导轨的精确匹配,当汽车吊篮在链条的拖动下上下运行时,滑轮在跑道形导轨内内行走,在上下弧形边时由导向轮在上、下引导轨内引导,从而实现精确导向,防止汽车吊篮倾覆,使导向可靠,使汽车吊篮运行安全顺畅;本实用新型只有四个轮子,从而制造安装简单,成本低廉;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可以从前方开入,后方开出,从而可以制作前后设置的多排垂直循环车库。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种导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另一种导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汽车从下方通过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汽车进入汽车吊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链多排垂直循环车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的一种立体停车场的导向机构,请参考附图3至图5,一种立体停车场的导向机构,包括跑道形导轨10和可沿跑道形导轨10环形移动的汽车吊篮20,跑道形导轨10上下二端设为开口状,跑道形导轨10靠近上下弧形边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二上引导轨11和二下引导轨12;汽车吊篮30的上边二端设置有可在跑道形导轨10内滚动的滑轮21,滑轮21的下方斜向内设置有可在上引导轨11和下引导轨12内滚动的导向轮22,二滑轮21的距离大于跑道形导轨10的开口,跑道形导轨10的下弧形边13高于汽车30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海英,未经唐海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123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