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降噪材料隔音特征定性检测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11232.2 | 申请日: | 2014-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81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涛;李磊;张跃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邓建国 |
地址: | 252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材料 隔音 特征 定性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降噪材料隔音效果检测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降噪材料隔音特征定性检测的系统。
背景技术
国外:随着中国客车国际强制认证逐渐增多,其中对噪音的限值标准和测量方法有着严格的要求,目前国内客车噪音的国际认证达标极其困难。
国内:2011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GB/T25982-2010《客车车内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国家推荐性标准,对长途客车和城市客车的车内噪声的测量方法重新调整,提高了噪声限值标准。
车内噪音的控制不仅是客车制造厂家满足国标和出口认证的强检要求,更重要的是对司乘人员的身心健康提供根本性的保障。目前隔音降噪材料种类繁多,其吸音、阻尼等特性的测定需由专业实验室进行,对客车制造厂家而言,完成所有特性测定试验时间太长,费用太高。
本申请的发明人通过分析客车车内噪音的形成原理得出:发动机、传动系统以及进排气等系统是影响车内舒适性的主要噪音源。对于降低车内噪音,除了车内外采用的各种吸音材料外,更重要的是选择合适的隔音材料用于阻断噪音的传播通道。对于客车制造厂家,隔音性能不需要具体的性能参数,关键对不同种材料的隔音性能进行定性比较即可,因此,寻求一种能简易辨别降噪材料隔音性能优劣的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快捷有效的降噪材料隔音特征定性检测的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降噪材料隔音特征定性检测的系统,其包括工业控制计算机、发音装置、集音室和声级计;所述的工业控制计算机与发音装置通过一导线相互连接,所述的发音装置至置于集音室内;所述的声级计置于集音室外部。
所述的系统还包括一固定声级计的可调支架
所述的集音室包括一集音室体和集音室扣盖;集音室扣盖扣于集音室体上;所述的集音室体由双层金属板制作,板之间为贯通空腔;所述的集音室扣盖分为集音室上盖和集音室下盖;所述的集音室上盖和下盖之间放置待检测降噪材料;所述的贯通空腔的填充材料为水。
所述声级计采用不低于GB3785规定的I型声级计的要求。
所述的声级计采用“A”频率计权特性和“F”时间计权特性,数时间间隔应不大于30ms。
所述的集音室下盖周边设有环形槽,集音室上盖周边设有环形翻边;所述的集音室上盖的环形翻边扣入集音室下盖的环形槽中。
所述的集音室上盖的环形翻边与集音室下盖的环形槽的之间空隙的填充材料为水。
本实用新型降噪材料隔音特征定性比较的测量条件:
1)测量条件:背景噪声和仪器内部电噪声而确定的的测量动态范围下限至少低于所测声级15dB(A)。要求整个操作在与外界相对隔音的环境下进行。
2)测量要求:测量时声级计使用“A”频率计权特性和“F”时间计权特性,当使用能自动采样测量A计权声级的系统时,其读数时间间隔应不大于30ms。测量前后,使用符合GB/T15173规定的I级声校准器对声级计进行校准。
本实用新型车用降噪材料隔音特征定性比较的原理:
在相对隔音的操作空间内,操作工业控制计算机来设定频率、强度和波形类型的声音信号,运行后由放置在集音室底部的喇叭将声音信号外放,穿过在集音室上部的降噪材料后,由声级计测得隔音后的声音分贝数。通过设置特定的发音信号,更换不同厚度和材质的降噪材料,收集穿过降噪材料后声音信号的分贝数值,由此确定在相同的环境下材料隔音性能的优劣,进而为降噪材料的选择提供方便快捷的实施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制作简单,材料成本较低,客车制造厂家通过应用此装置能简单快速的选择降噪材料,在车身不同部位采取不同隔音技术,最大限度的降低车内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集音室结构剖视图;
图3是隔音室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隔音室体的俯视图;
图5是集音室下盖侧视图;
图6是集音室下盖俯视图;
图7是集音室下盖侧视图;
图8是集音室下盖俯视图。
其中,1、褒箱发音控制设备;2、导线;3、集音室;4、发音装置;5、声级计;6、可调支架;7、集音室下盖;8、集音室上盖;9、待检降噪材料;10、水;11、隔音室体;12、水;13、导线密封胶条,14、环形槽,15、环形翻边;16、集音室扣盖。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112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源稳定型整体式移动医疗信息车
- 下一篇:一种再生尼龙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