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发动机线束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10795.X | 申请日: | 2014-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30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天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众科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一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0 | 代理人: | 俞晓明 |
地址: | 5108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发动机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线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线束总成。
背景技术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起着汽车上信号和电力传输的重要作用。在各种汽车线束中,发动机线束对汽车发动机进行控制,汽车发动机线束连接汽车引擎,而引擎运行时会产生高温,贴近引擎的线束受到高温的影响,容易使线束外部的塑料绝缘层老化、破损、漏电,带来安全隐患,并且会影响线束的电阻值,使线束的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大,影响电器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发动机作为汽车的动力源泉,在汽车行走的同时,发动机也持续地高速运动着,若发动机与线束连接部位的电线设计不合理,发动机的振动会使电线断裂,导致汽车无法正常行驶。因而在3D布线时不仅要选取合适的发动机线束固定点,还要在关键的部位设计耐屈曲和耐高温电线。
目前,为了使发动机线束避免受发动机高温影响,将整个线束外部套上一层防高温的管,从而增加了发动机线束的重量,并且发动机的温度呈现多温区分布,一些部位并不需要高温防护,目前的防高温设计不够精细化,存在着过度防护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防止发动机高温损伤电线和发动机运动时使电线断裂,提供了一种汽车发动机的线束总成,在发动机高温区域部分的连接系统设置了耐高温电线,在位移量大的部位设计耐屈曲电线,在保证线束实用新型的同时降低线束的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的线束总成,包括:线束和连接系统,线束包括主线束和子线束,连接系统包括发动机ECU控制系统、爆震传感器系统、喷油嘴系统、前氧传感器系统和后氧传感器系统,主线束上连接有发动机ECU控制系统和爆震传感器系统,子线束上连接有喷油嘴系统、前氧传感器系统和后氧传感器系统,发动机行车电脑系统的高温回路部位设置有耐高温电线,线束的外部设置有耐热波纹管和耐热塑料管。
所述喷油嘴系统的所有回路均采用了耐高温电线,所述喷油嘴系统与子线束的连接处设置耐热塑料管,所述的耐热塑料管均与一耐热波纹管连接。
所述的前氧传感器系统的回路采用耐高温电线,所述前氧传感器系统与子线束的连接处设置耐热波纹管。
所述的后氧传感器系统的回路采用耐高温电线,所述后氧传感器系统与子线束的连接处设置耐热波纹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根据发动机的工作时不同部位的温度不同,精细化地合理设计不同位置分别采用普通电线和耐高温电线,根据发动机机舱内部不同部位温度不同,设计使用耐温等级不同的电线,相比传统的发动机线束整体均采用耐高温电线的设计,大幅降低了材料和管理的成本费用。
2.耐热波纹管的设置不仅提高了线束的耐屈曲和耐热度及防护等级,且有效延长线束的使用寿命,降低损耗。
3.耐热塑料管的设置在提高了线束耐热度的同时也对线束起了良好的防护作用,有效地降低线束振动和线束的老化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发动机线束总成设计的示意图。
1—16、耐高温电线,17、线束,18、耐热波纹管,19、耐热塑料管,20、发动机ECU控制系统,21、喷油嘴系统,22、前氧传感器系统,23、后氧传感器系统,24、爆震传感器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汽车发动机线束总成,所述的线束17包括主线束和子线束,发动机ECU控制系统20和爆震传感器系统24连接于主线束,喷油嘴系统21、前氧传感器系统22和后氧传感器系统23连接于子线束,耐高温电线1—16设置于连接系统之间的回路,耐热波纹管18和耐热塑料管19包裹在线束17外部。
其功能实现如下:
线束总成在安装到汽车上时,发动机ECU控制系统20用于连接到行车电脑,喷油嘴系统连用于接到喷油嘴,前氧传感器系统传感器22和后氧传感器系统23分别用于连接到前氧传感器22和后氧传感器23,爆震传感器系统24用于连接爆震传感器。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产生高温,通过测试发动机舱内不同部位的温度,对温度范围进行温度等级界定,标记出系统与发动机接触部位的温度等级,根据温度等级采用具有相应耐热度的电线,考虑到热传递效应,相应部位外的线束段也需采用耐高温电线。本实施例中,如附图所标记的1~16为系统的高温回路,这些回路在线束布线时必须采用耐高温电线,其它的回路可选择普通电线,解决了发动机线束总成均采用耐高温电线的成本费用过高的问题。
进一步的,在汽车运行时,发动机处于高速运转状态,振动大,为了降低振动对线束17的影响,通过测试不同部位的振动,标记出振动大的部位,配合设置耐热波纹管18和耐热塑料管19,耐热波纹管18和耐热塑料管19的设置不仅提高了线束的耐热度,而且耐热波纹管18提高电线的耐屈曲度,耐热塑料管19对线束起了良好的防护作用,有效地降低线束振动,延长线束的使用寿命和提高发动机线束总成的安全使用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众科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众科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107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苦杏仁甙保护缺血心脏的应用
- 下一篇:巴柳氮制剂及其生产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