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爆指示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10567.2 | 申请日: | 2014-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20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宋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庆宏富来电气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5/02;F21V17/12;F21V23/00;F21V1/00;F21W111/00 |
代理公司: | 大庆市远东专利商标事务所 23202 | 代理人: | 马洪发 |
地址: | 1630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爆 指示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爆指示灯。
背景技术
在电气装配电气控制领域,指示灯是比较常见的,广泛的与电气开关等配合使用,尤其是在易燃易爆环境下的电气设备,为了能够更好的显示出电器的运行状态,做到安全无隐患,防爆显示灯的作用就更为突出,然而目前的防爆指示灯多为几种颜色,如:绿色、红色、黄色等,不同的颜色指示灯代表着电器当时运行状态的体现,目前的指示灯在外壳上均设有玻璃罩,该罩体采用绿色、红色、黄色等颜色树脂材料制成,以达到显示灯亮时,能够发出不同颜色的作用,目前这些灯罩与外壳体均为一体设计,内部灯体发光时候,产生相对的颜色;另一种是外罩没有颜色内部的灯体具有相应颜色以达到产生不同颜色的效果。然而这两种指示灯均存在不足,因一个指示灯是由多个配件组装而成,这种设计的弊端在于安装时需要将不同颜色的灯罩或灯体与其功能颜色一一相对应,否则便会出现安全指示灯和故障指示灯装反的可能,在安装时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防爆指示灯。
本实用新型的防爆指示灯,是由壳体、光源和压盖构成,其所述的壳体为圆柱桶状、其顶端与压盖浇筑密封连接,压盖为透明树脂,壳体内螺纹与元器件室上部螺纹连接,所述的元器件室为圆柱形、元器件室顶端固定着光源、光源与固定在元器件室底端的接线端子线路连接、接线端子的外端裸露在器件外壳底部的外侧,所述的元器件室的下部侧壁上室门、室门的下部与元器件室有螺丝连接固定,所述的压盖上螺口连接着盖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壳体外周螺纹连接螺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元器件室下部的侧壁上和室门上均布有散热孔。
本实用新型的防爆指示灯,结构设计合理,把指示灯的整体变成标准配件,在安装时无需考虑是否会装错的可能,除了指示灯顶部的盖帽以外,其他部件均为标准件,所以在安装时无需对号,将所有配件安装完成后,只需将带有不同颜色的盖帽螺口连接在对应需指示颜色的主体上部即可,省时省力,提高安装的工作效率,同时不易损坏,维修程序及成本都很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元器件室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防爆指示灯,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防爆指示灯,是由壳体1、光源2和压盖3构成,其所述的壳体1为圆柱桶状、其顶端与压盖3浇筑密封连接,压盖3为透明树脂,壳体1内螺纹与元器件室4上部螺纹连接,所述的元器件室4为圆柱形、元器件室4顶端固定着光源2、光源2内部的线路连接着一个以上的元器件5、且两端分别与固定在元器件室4底端的接线端子6连接、接线端子6的外端裸露在器件外壳4底部的外侧,所述的元器件室4的下部侧壁上室门7、室门7的下部与元器件室4有螺丝8连接固定,所述的压盖3上螺口连接着盖帽9、盖帽9为透明树脂且具有颜色。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的防爆指示灯,是由壳体1、光源2和压盖3构成,其所述的壳体1为圆柱桶状、其顶端与压盖3浇筑密封连接,压盖3为透明树脂,壳体1内螺纹与元器件室4上部螺纹连接,所述的元器件室4为圆柱形、元器件室4顶端固定着光源2、光源2内部的线路连接着一个以上的元器件5、且两端分别与固定在元器件室4底端的接线端子6连接、接线端子6的外端裸露在器件外壳4底部的外侧,所述的元器件室4的下部侧壁上室门7、室门7的下部与元器件室4有螺丝8连接固定,所述的压盖3上螺口连接着盖帽9、盖帽9为透明树脂且具有颜色。所述的壳体1外周螺纹连接螺母10,所述的元器件室4下部的侧壁上和室门7上均布有散热孔11。室门7可以方便打开对内部的元器件进行维修更换,避免了整体一次性使用造成浪费成本高的弊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庆宏富来电气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大庆宏富来电气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105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