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包皮环线切割缝合器的缝合钉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10461.2 | 申请日: | 2014-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70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吴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冠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326 | 分类号: | A61B17/326;A61B17/115 |
代理公司: | 温州高翔专利事务所 33205 | 代理人: | 朱德宝 |
地址: | 32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皮 环线 切割 缝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在一次性包皮环线切割缝合器上使用的缝合钉。
背景技术
包皮过长或包茎是男性常见的生殖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对自身生殖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皮过长容易藏污纳垢,导致龟头包皮炎症,影响正常的夫妻生活,并且增加性伴患宫颈炎症及宫颈癌的机会。包皮切除手术是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的有效方法。
目前包皮过长通常采用常规包皮环切术和切割缝合器的方法。常规包皮环切术采用手工切割缝合,使得包皮切口不平整,术中出血较多,手术时间长。现有的切割缝合器虽然有着切口平整、手术时间短、操作简便的特点,但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现有的切割缝合器采用将缝合钉直接钉合在皮肤的方式,缝合钉容易陷入或切割皮肤组织,影响患者的舒适度,或造成术后对皮肤的损伤和留下疤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对皮肤组织起到隔离保护的缝合钉。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皮环线切割缝合器的缝合钉,其特征在于:包括钉架、钉体和垫片,钉体的数量为两个,分设在钉架的两侧,钉体和钉架一体设置,垫片套设在两个钉体之间,垫片可在钉体的轴向上下活动。
作为一种改进,垫片为矩形片状结构,垫片相对应的两侧边设置有凹槽,凹槽与钉体的大小相匹配。
作为一种改进,钉体的端部具有斜口。
作为一种改进,垫片为软性塑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缝合钉上设置垫片,垫片套设在两个钉体之间,垫片被良好的限位,并可随缝合钉在切割缝合器中被推送;缝合钉钉入皮肤组织,垫片有效隔离开缝合钉的钉架和皮肤,保证缝合钉不会陷入皮肤组织,从而避免术后对皮肤的损伤和留下疤痕,便于术后脱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包皮环线切割缝合器的缝合钉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钉架1、钉体2和垫片3,钉体2的数量为两个,分设在钉架1的两侧,钉体2和钉架1一体设置,垫片3套设在两个钉体2之间,垫片3可在钉体2的轴向上下活动。在缝合钉上设置垫片3,垫片3套设在两个钉体2之间,垫片3被良好的限位,可随缝合钉在切割缝合器中被推送,缝合钉钉入皮肤组织,垫片3有效隔离开缝合钉的钉架1和皮肤,保证缝合钉不会陷入皮肤组织,从而避免术后对皮肤的损伤和留下疤痕,便于术后脱钉。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垫片3为矩形片状结构,垫片3相对应的两侧边设置有凹槽31,凹槽31与钉体2的大小相匹配。矩形片状结构使手术中钉架1与皮肤组织被完全隔离开,且凹槽31与钉体2的大小相匹配,垫片3不易脱离缝合钉,确保垫片3正常发挥作用。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钉体2的端部具有斜口21。在使用中,缝合钉装入存放缝合钉的钉仓中,被推钉机构推送出钉仓,穿过组织后被相匹配钉板顶住,钉体2压弯变形,斜口21可与钉板上的槽相配合,完成两个钉体2相向即向内侧变形,缝合切口。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垫片3为软性塑料。软性塑料制成的垫片3在缝合钉和皮肤组织之间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使患者在术后更加舒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冠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冠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104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