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吨位装船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09771.2 | 申请日: | 2014-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40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胡文佳;管伟伟;李甲;王接班;吕坚;柴松;梅卫东;安文新;魏华清;沈建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生(南通)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7/60 | 分类号: | B65G67/6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贺建斌 |
地址: | 22600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吨位 装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吨位装船机。
背景技术
装船机是用于散料码头装船时使用的大型散料机械。一般装船机由臂架皮带机,伸缩溜筒、尾车、行走装置、门架、塔架、俯仰装置、回转装置等组成。由地面皮带输送系统将散货输送至装船机尾车,通过尾车输送带至臂架输送带,通过溜筒至散货船船舱。
我国装船机的主要任务针对5万吨级以下的船型,伸缩距离小于13m,装船时的系统能力2600T/h,由于伸缩距比较小,无法满足大型的的散货船如10万吨、15万吨、18万吨等船型。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吨位装船机,本装船机的轨距16,100mm;大梁最大外伸距离42,820mm;装船机高度20,180mm;旋转中心到尾车端部71,000mm,符合18万吨的散货船装货要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大吨位装船机,包括装船机主机和装船机尾车,装船机主机和装船机尾车通过联杆17连接,
装船机主机包括大臂4,大臂4依次通过转台3、回转机构9、门架2和行走机构1连接,大臂4和伸缩臂5的一端连接,伸缩臂5的另一端和溜筒机构6连接,大臂4的根部设有配重7,在转台3和大臂4之间设有俯仰液压系统10,伸缩臂5和伸缩臂驱动系统11连接,大臂4和臂架输送系统12连接,大臂4的顶部设有司机室18;
装船机尾车包括尾车结构8,尾车结构8设有尾车输送卸料系统13、电气房14,电气房14下方连接有电缆卷盘15、喷淋卷盘16。
所述的大臂4与伸缩臂5之间由车轮引导,车轮位于大梁内侧的上部及下部,伸缩臂5在高度上的运动俯仰角度范围-3°~+15°,大臂4及伸缩臂5最大外伸距离42,820mm,最小外伸距28,529mm,装船机的轨距为16,100mm,转台3旋转中心到尾车结构8端部71,000mm。
所述的门架2与转台3之间由回转轴承连接,转台3的旋转范围为220°。
所述的伸缩臂5与溜筒机构6之间采用螺栓连接。
所述的行走机构1与门架2之间,转台3与大臂4之间采用销轴连接。
所述的大臂4与司机室18采用销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结构简单,输送距离最长,工作平稳可靠,能量消耗小,噪声小,且操作容易,伸缩幅度变大,旋转角度范围更大,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参照附图,一种大吨位装船机,包括装船机主机和装船机尾车,装船机主机和装船机尾车通过联杆17连接,
装船机主机包括大臂4,大臂4依次通过转台3、回转机构9、门架2和行走机构1连接,大臂4和伸缩臂5的一端连接,伸缩臂5的另一端和溜筒机构6连接,大臂4的根部设有配重7,在转台3和大臂4之间设有俯仰液压系统10,伸缩臂5和伸缩臂驱动系统11连接,大臂4和臂架输送系统12连接,大臂4的顶部设有司机室18;
装船机尾车包括尾车结构8,尾车结构8设有尾车输送卸料系统13、电气房14,电气房14下方连接有电缆卷盘15、喷淋卷盘16。
所述的大臂4与伸缩臂5之间由车轮引导,车轮位于大梁内侧的上部及下部,伸缩臂5在高度上的运动俯仰角度范围-3°~+15°,大臂4及伸缩臂5最大外伸距离42,820mm,最小外伸距28,529mm,装船机的轨距为16,100mm,转台3旋转中心到尾车结构8端部71,000mm。
所述的门架2与转台3之间由回转轴承连接,转台3的旋转范围为220°。
所述的伸缩臂5与溜筒机构6之间采用螺栓连接。
所述的行走机构1与门架2之间,转台3与大臂4之间采用销轴连接。
所述的大臂4与司机室18采用销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行走机构1主要任务是使装船机作水平运动来调整工作位置;溜筒机构6的溜筒由4节组成,第4节溜筒下部安装抛料弯头,可以满足均衡装舱的要求,适用不同的船型。回转机构9通过回转减速箱与回转轴承实现转台3及以上部分的旋转;俯仰液压系统10与行走机构1配合调整装船机工作位置或者提高非工作下散货船的通过能力;伸缩臂驱动机构11完成伸缩臂5的伸缩,臂架输送系统12与尾车输送卸料系统13在连续装载的条件下能连续运输,生产率比较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生(南通)重工有限公司,未经惠生(南通)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097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