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烟气采样脱水干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09536.5 | 申请日: | 2014-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52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贵;夏文俊;王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
主分类号: | G01N1/24 | 分类号: | G01N1/24;G01N1/34 |
代理公司: |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15 | 代理人: | 刘治河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气 采样 脱水 干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气采样脱水干燥装置,用于进入测量仪器的气体去湿干燥,属环保监测仪器类。
背景技术
烟气监测的气体在进入仪表前必须干燥,以保证测量精度。而烟气采样分析仪为了保护流量计不结露,要求进入流量计前的气体是干燥的,而且通过抽气泵抽进的气体也应干燥。传统干燥器的烟气气体,由抽气泵直接抽入干燥器内,经过硅胶或分子筛吸收烟气中水分后,再由流量计进入分析仪。但是,由于烟气经湿法除尘、湿法脱硫及脱硝后,烟气中含湿量在10%-15%左右。干燥器中的硅胶经60分钟连续运行后,硅胶70%以上变成深红色,干燥瓶底部出现集水,有水气进入流量计,而影响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气采样脱水干燥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烟气采样脱水干燥装置,所述脱水干燥装置由壳体、上盖、下盖、脱水锥形斗、挡水板、筛板、集水斗构成,上盖、下盖分别旋转密封安装在壳体两端,上盖上设置有出气管,下盖上设置有出水孔,脱水锥形斗、筛板、集水斗分别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内壁上,筛板位于脱水锥形斗下方,集水斗位于筛板下方,脱水锥形斗的底板上开有均匀分布的进气孔,挡水板设置在底板的底部上,挡水板呈喇叭状,壳体的外壁上设有进气管,进气管位于脱水锥形斗的上端处。所述的脱水锥形斗内盛有干燥剂。所述集水斗的底部连接出水孔。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烟气采样脱水干燥装置,利用离心分离的原理,采用脱水锥形斗、筛板、挡水板和集水斗的结构,脱水锥形斗和筛板形成之间水气分离区,筛板和集水斗之间形成容器区,当采集的烟气由进气管进入水气分离区时,利用抽气泵的动能,沿脱水锥形斗的切线方向呈螺旋运动,分离出烟气中水蒸汽经粘附、聚集、增大的水珠,由气流运动迅速脱落,脱落的水经筛板和集水斗,进入壳体由出水孔排出。经分离水后的烟气,经挡水板由脱水锥形斗底部的进气孔进入脱水锥形斗和干燥剂组成的干燥室,由干燥剂进一步吸收水分。干燥剂吸收的饱和水落入壳体内,延长了干燥剂使用时间。干燥后的烟气从出气管进入监测仪器。保证了测量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干燥剂更换方便,干燥剂用量可降低三分之二,进入测量仪器烟气气体脱水效果达到90%以上,可广泛用于烟气在线监测、烟气监测仪及其气体测定仪。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附图所示,
一种烟气采样脱水干燥装置,所述脱水干燥装置由壳体2、上盖、下盖、脱水锥形斗3、挡水板4、筛板5、集水斗7构成,上盖、下盖分别旋转密封安装在壳体2两端,上盖上设置有出气管1,下盖上设置有出水孔6,脱水锥形斗3、筛板5、集水斗7分别固定安装在壳体2的内壁上,筛板5位于脱水锥形斗3下方,集水斗7位于筛板5下方,,脱水锥形斗3和筛板5形成之间水气分离区,筛板5和集水斗7之间形成容器区,脱水锥形斗3的底板上开有均匀分布的进气孔,脱水锥形斗3内盛有干燥剂。集水斗7的底部连接出水孔6,挡水板4设置在底板的底部上,挡水板4呈喇叭状,壳体2的外壁上设有进气管8,进气管8位于脱水锥形斗3的上端处。出气管1外接测量仪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未经湖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095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