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实现电子设备之间相互充电的互充电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09323.2 | 申请日: | 2014-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2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杨云开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云开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远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76 | 代理人: | 田志远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电子设备 之间 相互 充电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电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实现电子设备之间相互充电的互充电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便携式电子设备作为现代通讯工具中的主要载体和娱乐设备已成为人手必备的日常用品,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MP3等等,传统的电子设备一般有如下几种充电方式:(在此以手机为例说明)
①:直插式充电方式,通过专用充电器,利用市电直接对手机充电。其缺点是必须市电,否则不能充电。
②:USB插头充电方式,即通过USB插口,利用计算机或5伏直流电源对手机充电。其缺点是在无计算机或5伏直流电源的情况下,不能对手机充电。
③:充电宝充电方式,利用外部电源的蓄能,对手机充电。其缺点是充电宝也必须通过市电充电,使用不太方便;充电宝体积较大,不便于携带。
对于经常出差旅行的人而言,若在没有市电以及移动电源的情况下,遇到手机因电量不足突然关机而无法正常使用,必然给对外联络造成很大的不便。虽然,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解决在这种环境下手机充电的问题:利用干电池的电能给手机充电的充电器,还有通过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的手压式充电器给手机充电,但是,这些充电器由于携带不方便,用户不可能为了预防突发的关机而随时随身携带。中国专利申请号200810033081.X公开一种充电手机及其充电方法,其内置手压式充电器,然而这使得手机的体积与重量变得很大,影响手机的便携性;中国专利申请号200910239636.0公开了一种可以给其他手机充电的手机,需要使用二极管三极管,单片机等复杂电路,并且需要手动按充电开关,成本较高且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特定环境下,可实现电子设备之间能够相互充电的互充电电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一种可实现电子设备之间相互充电的互充电电路,包括电子设备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本体为四芯插口, 所述电子设备本体内安装有充电模块,该充电模块与电子设备电池连接,该充电模块包含有同步升压芯片,同步升压芯片与电容和电感组成高频振荡电路和升压,通过输出电阻可调整充电电压,从而实现对另一电子设备充电。
该一种可实现电子设备之间相互充电的互充电电路还包括一充电连接线,充电连接线一段端头与充电电子设备插口配合,另一端头与被充电电子设备插口配合。
根据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电子设备充电技术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完善,实现在一些特定环境下,迅速给电子设备充电的目的,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可实现电子设备之间相互充电的互充电电路,包括电子产品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产品本体上增装有四芯插座, 所述电子产品本体内安装有充电模块,该充电模块与电子产品电池连接,该充电模块包含有同步升压电路,同步升压电路集成为升压芯片,同步升压芯片与电容和电感组成高频振荡电路和升压,通过输出电阻调整充电电压,从而可实现对另一电子产品充电。该种可实现电子产品之间相互充电的互充电电路还包括一充电连接线,充电连接线一端与充电电子产品插座配合,另一端头与被充电电子产品插座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开关是这样实现的,放电电子设备插座上增装有四芯插座(1、2、3、4),将插头插入电子设备插座时,插座内的(1,2)两芯是连通的,所以充电电路开始工作,进入放电状态,另外插头与待充电电子设备上的充电插座相连,即可实现充电。如果不插入装有四芯的插头,1,2两芯断开,充电电路不工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子设备中安装高效率同步升压电路,从而实现了电子设备互相可充电。
本实用新型通过转接线接通或关断此电路,从而在电子设备对外不充电时,不损耗电子设备内部蓄能。
本实用新型可根据不同电子设备充电插座,设计不同插头,使之可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云开,未经杨云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093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电源
- 下一篇:一种压滤性轻质透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