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愈合较慢组织缝合的带线缝合针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09207.0 | 申请日: | 2014-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41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程秀琴;姚思维;王应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浦东金环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6 | 分类号: | A61B17/06 |
代理公司: | 上海集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 代理人: | 肖祎 |
地址: | 201204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愈合 组织 缝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术器械,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愈合较慢组织缝合的带线缝合针。
背景技术
带线缝合针是由医用缝合针和缝合线两部分组成。而医用缝合针根据针体形状一般可分为角针和圆针这两种针型。角针相对于圆针,其穿刺力大些,相应的损伤也大些。然而在手术用角针型缝合针的使用中,医生更注重的是手感,如果刺穿时所受的阻力小,临床表现则更容易穿刺皮肤组织。
目前,传统的角针型缝合针如图1、图2所示,包括针体1和针体1前端的针尖2,其针尖2的纵截面呈顶角为75°的等腰三角形,并且位于其等腰处的两侧外表面为砂面,另一外表面为光面,即二面刃口。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该型缝合针在针尖2强度、穿刺效果以及造成表面创伤等几个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缺陷,有待于进一步地改进。
而传统的手术缝合线3为非吸收线,使用该类缝合线在术后缝合过程中,造成的创伤较大,在伤口愈合之后还需要进行拆线,造成二次创伤,导致恢复时间也较长。
目前,还出现采用聚乙醇酸为材料的可吸收缝合线,但是该缝合线是由多线编制而成,其编织结构因表面磨擦系数大而导致缝合时易损伤组织的缺点,并且容易栖身细菌而引起感染,因此不适用于一些愈合较慢组织的手术,如筋膜闭合、骨科、腹部缝合以及糖尿病患者、癌症患者、肥胖患者的手术。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愈合较慢组织缝合的带线缝合针,能够提高针尖强度,有利于穿刺并减少表面创伤,且穿透性强,能顺滑穿透组织,使组织准确对合,不造成损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用于愈合较慢组织缝合的带线缝合针,由医用缝合针和缝合线两部分组成,所述的缝合针整体呈弯弧状,包括圆柱形针体和设于针体前端的锥形针尖,针体末端设有穿线孔,缝合线头部穿入穿线孔内并通过压模与针体压紧连接;所述的缝合线为聚对二氧环己酮材料的单丝线,且该缝合线的直径设计为0.050~0.610mm。
所述的针尖的纵截面呈各顶角为60°的等边三角形,且针尖的三侧外表面均设有硅化层。
所述的缝合针整体采用3Cr13钢丝制成。
所述的缝合线通过溶剂染料染有颜色。
所述的溶剂染料为D&C紫色2号。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愈合较慢组织缝合的带线缝合针由医用缝合针和缝合线两部分组成,缝合针整体呈弯弧状,包括圆柱形针体和设于针体前端的锥形针尖,针体末端设有穿线孔,缝合线头部穿入穿线孔内并通过压模与针体压紧连接;缝合线为聚对二氧环己酮材料的单丝线,且该缝合线的直径设计为0.050~0.610mm。通过该形状的针尖,不但有效提高了其针尖强度、并且更有利于穿刺,而造成表面创伤较小,而采用单丝线表面光滑圆顺,克服了编织结构因表面磨擦系数大而导致缝合时易损伤组织的缺点,具有穿透性强,能顺滑穿透组织,使组织准确对合,不造成损伤,最适宜采用连续缝合技术的手术。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带线缝合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的A-A线的截面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带线缝合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沿图3中的B-B线的截面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请参阅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带线缝合针是由医用缝合针和缝合线2两部分组成,所述的缝合针整体呈弯弧状,采用3Cr13钢丝制成,其包括圆柱形针体1和设于针体前端的锥形针尖2,所述的针尖2的纵截面呈各顶角为60°的等边三角形,且针尖2的三侧外表面均设有硅化层,也就是说,该针尖2具有三面刃口,即为三面等边角针型。通过设置硅化层能够极大地提高了其硬度以及表面光滑,更有利于穿透,顺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浦东金环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浦东金环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092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三叶持骨钳
- 下一篇:经蝶入路垂体手术封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