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后置式拦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08889.3 | 申请日: | 2014-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10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周和平;孙猛;严凯;李璟;周立持;谢永军;刘智;陈剑;万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灌溉总渠管理处 |
主分类号: | E02B3/20 | 分类号: | E02B3/20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翔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0 | 代理人: | 韩晓斌 |
地址: | 223200 江苏省淮***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置 式拦船 装置 | ||
1.后置式拦船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主锚墩(1)、副锚墩(2)、主索(3)、副索(4)、浮桶(5)和锚(6),左右两岸各布置一个主锚墩(1)和一个副锚墩(2),副锚墩(2)布置在主锚墩(1)后方,主索(3)的两端分别连接左右两岸的主锚墩(1),副索(4)一端连接副锚墩(2),副索(4)另一端连接主索(3)上,副索(4)将主索(3)向后牵引,平面布置呈 “>-<”形,主索(3)上安装浮桶(5),浮桶(5)下经钢丝绳或锚链(6)连接锚(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置式拦船装置,其特征是:副锚墩(2)与主锚墩(1)之间存在一定距离,副锚墩(2)与主锚墩(1)之间距离为1/5~1/2河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置式拦船装置,其特征是:
主索(3)、副索(4)之间存在一定夹角α,主索(3)、副索(4)之间夹角α为45°~7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置式拦船装置,其特征是:
主索(3)、副索(4)为2~4根数根钢丝绳,主索(3)截面面积为副索(4)截面面积的一倍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置式拦船装置,其特征是:
浮桶(5)下经钢丝绳或锚链(6)连接锚(7),其长度为水深的3~5倍,锚(7)布设在上游河床距主索最远的位置,锚(7)为混凝土锚或铁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灌溉总渠管理处,未经江苏省灌溉总渠管理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0888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