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回用雨水水质稳定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07643.4 | 申请日: | 2014-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92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杨敏;李建;张戈;江文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清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何强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雨水 水质 稳定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回用雨水水质稳定系统。
背景技术
雨水是一种可利用的重要水资源。由于降雨时间和过程的随机性较大,因此在收集利用雨水时,需将降雨时收集起来的雨水在调蓄池内贮存足够长的时间,以保证在非降雨时段均匀连续地供用户使用。雨水进入调蓄池之前,会通过地表或建筑物表面汇流,因此贮存在雨水调蓄池中的雨水含有在地表和建筑物表面冲刷时所携裹的各类污染物。
目前,国内外尚无专门对雨水调蓄池内回用雨水水质进行稳定处理的技术,普遍只进行雨水末端过滤等物化处理,因此在长期贮存雨水调蓄池中的各类污染物难以被有效地去除。有机污染物会酸化溶解在水体中并耗尽水体中的氧,大量悬浮态和固态污染物则会以泥渣的形式沉降到雨水调蓄池池底,导致回用雨水水质恶化、变黑发臭、甚至导致取水管道堵塞使后续的雨水处理设备受损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消除雨水调蓄池中雨水因长时间贮存可能产生的水体腐化变质的回用雨水水质稳定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回用雨水水质稳定系统,包括雨水调蓄池和与雨水调蓄池连通的雨水处理系统,所述雨水调蓄池底部均匀布置有多个曝气头,曝气头与供氧系统连通;雨水调蓄池水体内设有浮架,浮架上设有生物载体层。
进一步的,所述供氧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和气压罐,空气压缩机、气压罐和曝气头之间通过管路串联接通。
进一步的,所述雨水调蓄池底部分散布置有多个开口向下的喇叭型吸水口,喇叭型吸水口通过管道连接至雨水处理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雨水调蓄池水体内设有溶氧仪,所述供氧系统与曝气头之间的管路上设有供气阀,溶氧仪与供气阀均与PLC控制器接通。
进一步的,所述浮架上方固定连接有浮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曝气头向雨水调蓄池提供微气泡复氧和设置生物载体层,在雨水调蓄池的水体内建立起有氧生态环境系统,有效降解了雨水调蓄池中的各类有机污染物,消除了雨水调蓄池中雨水因长时间贮存可能产生的水体腐化变质对回用水质的影响,使回用雨水水质处于良好状态并在经过雨水处理系统处理后,满足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的标准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雨水调蓄池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0-雨水调蓄池,20-曝气头,30-供氧系统,31-空气压缩机,32-气压罐,40-浮架,50-浮筒,60-生物载体层,70-喇叭型吸水口,80-雨水处理系统,90-溶氧仪,100-供气阀,110-PLC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回用雨水水质稳定系统,包括雨水调蓄池10和与雨水调蓄池10连通的雨水处理系统80,所述雨水调蓄池10底部均匀布置有多个曝气头20,曝气头20与供氧系统30连通;雨水调蓄池10水体内设有浮架40,浮架40上设有生物载体层60。在雨水调蓄池10中氧含量不足时,供氧系统30向曝气头20输入空气,空气通过曝气头20上的微孔进入水体并形成直径为2mm-3mm的气泡群,气泡群在浮力的作用下向上移动;气泡中的氧会通过气泡壁的气-水界面扩散进入水体中,在不剧烈扰动水体的同时向水体中复氧。
由于浮架40设置在水体内,因此生物载体层60能够充分接触水体;在复氧后的有氧环境下,生物载体层60上的微生物能够有效地将各类有机污染物降解为如CO2和碳水化合物等对水质无害的物质,避免了污染物发生酸解,从而消除了雨水调蓄池10中雨水因长时间贮存可能产生的水体腐化变质对回用雨水水质的影响。
为了提高复氧效率,如图2所示,所述供氧系统30包括空气压缩机31和气压罐32,空气压缩机31、气压罐32和曝气头20之间通过管路串联接通。此时通入曝气头20中的空气为经过空气压缩机31加压后的具有额定设计压力和流量的高压空气;高压空气中的分子动能较大,会使得空气中的氧向水体中的扩散速率变快,从而提升了复氧效率;此外,速度较快的气泡群在移动过程中会形成气泡羽流,气泡羽流能够卷吸周边水体进入其内,从而起到循环置换雨水调蓄池10内水体的作用,使雨水调蓄池10内水体各处的氧含量更为均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清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清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076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