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轰炸储油罐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07559.2 | 申请日: | 2014-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42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克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保润石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90/02 | 分类号: | B65D90/02;B65D90/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轰炸 储油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火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储油罐。
背景技术
当今国际社会风起云涌,中国周边环境很不稳定,充斥着领土上的纠纷。尽管我国坚持着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倡导着通过对话解决争议,但是居安需思危,我们必须要做好爆发战争的准备。
在现代战争中,能源设施是敌军重点打击的目标,一旦能源设施如油库遭受到对方空袭发生爆炸,对我方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因而加强能源设施的防护是极其必要的。
针对这一问题,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1210515835.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敌机轰炸自行熄火油库,该自行熄火油库是由储油罐、油库地面、地下排油管、防爆通气管、灭火邮箱等组成。其储油罐底面串接阀门后连接油罐泻油管,其阀门是地埋导线控制的、或无线遥控直流电磁阀。优选采用独立电源。当油库被敌机轰炸而引起大火时,对已经爆破的储油罐,及时操作阀门放油,油经油罐泻油管流入地下排油管至灭火油箱而熄火;其灭火油箱将大量的灭了火的油由油箱溢流管溢流到附近的游泳池或大水塘、或湖泊,待后处理;油库地面残留的表面油膜,燃尽后会自行熄火。所以能实现油库被敌机轰炸而引起大火时能自行熄火。
但是,上述专利的油库,是在储油罐已经被导弹击中的情况下进行的补救措施,此时储油罐已经发生了大火,随时都有大爆炸的危险,上述专利中并没有涉及储油罐的灭火措施,而且,上述专利中是采用阀门对储油罐进行泻油,如果导弹是击中储油罐顶部,这样的泻油方式还是可行的,但如果导弹是击中了储油罐侧壁靠地面的位置,并将储油罐击穿出一个大洞,则此时储油罐上部的油会从洞口倾泻而出,阀门完全起不到效果。此外,上述专利的油库过于依赖电能,如它采用了无线遥控直流电磁阀,独立电源等,但是现代战争的空袭中,电力也是重点打击目标,如西方国家在科索沃战争中就采用了石墨炸弹来破坏南联盟的电力,因此,虽然上述专利中的导线虽然埋在地下,但是依旧有被破坏的可能,总的来说,上述专利的敌机轰炸自行熄火油并不是十分的可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反应灵敏,稳定可靠的防轰炸储油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轰炸储油罐,包括有桶体,所述桶体外罩有防护壳,在所述桶体下方连接有排油管,所述排油管的入口设置在桶体的底部,且通过设置在桶体上的阀门来控制所述入口的开合,其中,在所述桶体与所述防护壳之间设置有第一阻隔层,所述第一阻隔层内填充有石棉;
在所述桶体与第一阻隔层之间还设置有充满了水的第二阻隔层,所述第二阻隔层与第一阻隔层之间由钢板隔开,所述钢板在面向第一阻隔层的一侧覆盖有泡沫层,所述钢板在面向第二阻隔层的一侧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所述第二阻隔层顶部与所述防护壳相接成一体,且在所述第二阻隔层的顶部设置有抽水机构;
所述桶体上的阀门通过信号线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防护壳上设置有灭火器,所述灭火器包括有喷头,所述喷头伸入在第二阻隔层中。
作为改进,所述防护壳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阻隔层连通的通孔,通孔上设置有接口,所述喷头连接在所述接口上。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接口焊接在通孔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桶体与防护壳之间设置有石棉阻隔层,石棉是一种防火材料,在阻隔层中填充满石棉,既可以缓冲导弹击中储油桶的冲击力,还可以阻隔爆炸产生的火焰;在第一阻隔层和第二阻隔层之间由钢板隔开,钢板可以缓冲导弹的冲击力,钢板上的泡沫层具有一定防火作用,设置在钢板内壁的压力传感器可以把压力变化通过信号线迅速传递给阀门和设置在保护壳上的灭火器,控制阀门打开泻油,同时灭火器开始灭火。本实用新型的储油桶具有多重防护,耐冲击力强,且灭火迅速,反应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轰炸储油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桶体;2、防护壳;2.1、灭火器;2.1.1、喷头;3、排油管;4、阀门;5、第一阻隔层;6、第二阻隔层;7、钢板; 8、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保润石化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保润石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075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套管引出线电缆夹
- 下一篇:一种集装箱底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