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涂布膜面烘箱系统的薄膜输送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07102.1 | 申请日: | 2014-0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02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 发明(设计)人: | 陈沃明;陈振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兴(广州)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5D3/02 | 分类号: | B05D3/02;B65H23/34;B65H27/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1 | 代理人: | 李玉峰 |
| 地址: | 51053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涂布膜面 烘箱 系统 薄膜 输送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阻干膜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涂布膜面烘箱装置输送用展开辊轮及薄膜输送机构。
背景技术
在光阻干膜生产过程中,对涂布膜面的烘烤通常采用具有进排气系统的烘箱装置,该装置由多节烘箱串联而成。薄膜进入烘箱装置后,通常是在前段烘箱采用滚轴输送,在后段烘箱采用漂浮输送。由于膜面温度、湿度、软硬性质的影响,当膜面进入烘箱装置后,经常会起皱,并产生直线无胶等产品缺点。为此,在薄膜输送过程中,为展开膜面避免起皱,通常会使用展开轴辊来展平膜面。目前,现有技术展开膜面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一是采用表面具有螺旋纹的橡胶轴辊,通过橡胶螺旋纹产生的横向摩擦力使薄膜展开;二是使用弯曲的轴辊,即轴辊的轴心有一定弧度,通过弧形使薄膜展开。尽管上述两种方式具有一定的展开作用,但仍然存在着以下技术缺陷:橡胶螺旋纹展开轮难以适用于烘箱内部,因为未干燥的涂料经过螺旋纹时,涂料会留下痕迹;而弯曲的展开轴辊,其转动会使膜面产生抖动,从而导致膜面不稳定,很容易粘到烘箱上。为此,现有技术的涂布膜面烘干输送仍然给生产带来很大的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涂布膜面烘箱装置输送用展开辊轮,以有效展开膜面,并实施稳定输送。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使用上述展开辊轮的薄膜输送机构,以优化输送滚轴的设置和安装,节省成本的同时实现膜面平整、稳定的传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涂布膜面烘箱装置输送用展开辊轮,所述展开辊轮其中部呈周向外凸,所述展开辊轮的轮面呈中间高、两端低的弧形。本实用新型采用中凸式的展开辊轮,利用弧形轮面展开膜面,表面光滑,不会在涂料上留下痕迹,而且转动过程中不会产生抖动,输送稳定。
进一步地,视实际生产需要,本实用新型所述展开辊轮的轮面上还可以设有橡胶层。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涂布膜面烘箱系统的薄膜输送机构,其前段烘箱为滚轴输送,后段烘箱为漂浮输送;上述展开辊轮布置在所述滚轴输送和漂浮输送的交界区域。
实际生产中,膜面起皱多发生在滚轴输送和漂浮输送的交界区域,可视生产情况布置展开辊轮的位置和数量。具体可采取如下措施:本实用新型薄膜输送机构所述前段烘箱中的最后一节烘箱的最后二根滚轴布置为展开辊轮;为进一步提高展开效果,所述前段烘箱中的倒数第二节烘箱的最后一根滚轴布置为展开辊轮,且其轮面外设有橡胶层,以更好地展开膜面。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中凸式展开辊轮,有效避免了膜面起皱,膜面平整,减少了直线无胶的缺点率;不会在涂料上留下痕迹,而且转动过程中不会产生抖动,输送稳定。
(2)通过合理优化布置中凸式展开辊轮的数量和位置,不仅有效展开膜面、避免起皱、输送稳定,而且节省了成本,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展开辊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薄膜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展开辊轮1,钢面中凸轮1a,橡胶中凸轮1b,烘箱2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涂布膜面烘箱系统输送用展开辊轮的实施例,展开辊轮1的中部呈周向外凸,其轮面呈中间高、两端低的弧形,例如,展开辊轮的长度L可以是2150mm,其中部的直径φ2为113.5mm,两端φ1的直径为113mm。
本实施例展开辊轮1的轮面为钢面而作为钢面中凸轮1a(见图2),也可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在展开辊轮的轮面外设置橡胶层而作为橡胶中凸轮1b(见图2),以适用于不同的位置、转动速度等。
实施例二: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涂布膜面烘箱系统的薄膜输送机构的实施例,烘箱系统由十节烘箱2串联形成,其中前三节烘箱为滚轴输送,后七节烘箱为漂浮输送。如图2所示,第二节烘箱的最后一根滚轴为实施例一的橡胶中凸轮1b;第三节烘箱的最后二根滚轴为实施例一的钢面中凸轮1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兴(广州)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长兴(广州)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071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D2D通信系统的联合呼叫允许接入控制和功率控制方法
- 下一篇:自动玻璃破窗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