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形状记忆合金仿生鳍条的加热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06584.9 | 申请日: | 2014-0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1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 发明(设计)人: | 何建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建慧;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H05B3/34 | 分类号: | H05B3/34 |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中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5 | 代理人: | 潘浙军 |
| 地址: | 318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形状 记忆 合金 仿生 加热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形状记忆合金仿生鳍条,具体为一种形状记忆合金仿生鳍条的加热结构。
背景技术
发明人之前申请了一种形状记忆合金仿生鳍条,其利用形状记忆合金本身特有的变形特性来实现鳍条的上下周期性摆动,可有效减少仿生鱼的体积,具有能耗低、噪音小,有利于仿生鱼的远距离游动。
在此,为实现形状记忆合金的往复变形,需对鳍条上的可变形段进行一定频率的加热操作。
在实际中,形状记忆合金有很多形状,通常采用直接通电流加热的方式驱动,但在本鳍条结构中,由于形状记忆合金采用板状结构,其横截面比较大,整个合金薄板的电阻太小,而加热涉及到电流、电阻和时间三个要素,加热效率和电阻是成正比的,电阻太小就意味着提供相同的能量需要很大电流或者是长时间加热,这对于鳍条的控制是非常不利的,直接通电流加热在本鳍条结构中并不适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形状记忆合金仿生鳍条的加热结构,其通过一种间接加热方式实现鳍条上可变形段的加热操作,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形状记忆合金仿生鳍条的加热结构,包括带形状记忆合金可变形段的合金薄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薄板的可变形段外表面设有加热电阻丝。
进一步的,上述加热电阻丝以矩阵形式缠绕分布。
进一步的,上述加热电阻丝通过粘合剂粘贴在合金薄板表面并实现与合金薄板电气绝缘。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合金薄板可变形段的表面设置加热电阻丝,通过电阻丝的通电加热而间接实现合金薄板可变形段的高效加热,克服对合金薄板直接通电存在的加热效率低的问题,方便实现鳍条的调节控制。
所述加热电阻丝通过粘合剂粘贴在合金薄板表面,同时通过粘合剂实现与合金薄板电气绝缘。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形状记忆合金仿生鳍条的加热结构,包括带形状记忆合金可变形段11的合金薄板1,所述合金薄板的可变形段11外表面贴加热电阻丝2。
在此,为获得更好的加热效果和加热效率,所述加热电阻丝2以矩阵形式缠绕分布。
整个加热电阻丝2通过粘合剂3粘贴在合金薄板的可变形段11表面,同时通过粘合剂3实现与合金薄板1的电气绝缘。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合金薄板可变形段11的表面设置加热电阻丝2,通过电阻丝2的通电加热而间接实现合金薄板可变形段11的高效加热,克服对合金薄板1直接通电存在的加热效率低的问题,具有加热效率高、控制调节方便的特点。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对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建慧;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何建慧;台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065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磁炉主板
- 下一篇:一体化可移动应急通信基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