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传染病房浮游菌采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06446.0 | 申请日: | 2014-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03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孙全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1/38 | 分类号: | C12M1/38;C12M1/36;C12M1/34;C12M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15008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染 病房 浮游 采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品,特别涉及一种传染病房浮游菌采样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院,通常要对传染病房使用浮游菌采样器采集空气样本,进行培养检测,来确定空气质量情况,现在市场上有很多种浮游菌采样器,但这些产品采样结果不准确,这主要有几个原因,1、电机转速不稳定,达不到与传染病房内一样的风速;2、由于无法保证空气进入与出去状态一致,会出现紊流和涡流现象,引起检测结果的失真;3、温度和气压随着工作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不稳定。
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人基于相关领域的研发,并经过不断测试及改良,进而有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染病房浮游菌采样装置,采样直接,结果准确。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传染病房浮游菌采样装置,其具有上部分和下部分,上部分包括采集口、采样座及电机,下部分包括微电脑控制器、显示面板及等离子锂电池;
采集口能够拆卸地置于采样座的上方,采集口具有采集口凹陷处,采集口凹陷处均匀分布有多个通风孔,采样座中间设有圆形凹槽用来放置培养皿,采样座下方设有固定座用来安装电机,固定座上还设有转速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以及气压传感器,固定座下方为出风口,出风口呈倒圆锥形;
微电脑控制器与显示面板、等离子锂电池、电机、转速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以及气压传感器电连接。
所述的传染病房浮游菌采样装置,其中:所述采集口凹陷在上部分的上部中间。
所述的传染病房浮游菌采样装置,其中:所述采集口凹陷处呈向下的弧形。
所述的传染病房浮游菌采样装置,其中:所述采样座呈十字交叉形状。
所述的传染病房浮游菌采样装置,其中:所述采样座上的圆形凹槽直径比培养皿直径大1-2mm。
所述的传染病房浮游菌采样装置,其中:所述采样座上的圆形凹槽高度比培养皿高度低4-6mm。
所述的传染病房浮游菌采样装置,其中:所述采样座上的圆形凹槽底部设有胶皮。
所述的传染病房浮游菌采样装置,其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座与采集口螺纹连接。
所述的传染病房浮游菌采样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有遥控装置。
所述的传染病房浮游菌采样装置,其中:上部分和下部分由把手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方便,采样直接,采集口风速与传染病房内风速基本一致,能更准确地反映传染病房内的微生物浓度。采样时,浮游菌空气高速通过通风孔,被撞击在培养皿内的琼脂表面,从而得出准确结果,是医院浮尘菌浓度采样理想仪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1-采集口;2-采样座;3-圆形凹槽;4-培养皿;5-胶皮;6-电机;7-出风口;8-下部分;9-等离子锂电池;10-上部分;11-螺纹;12-转速传感器;13-温度传感器;14-气压传感器;15-把手;16-导线;17-微电脑控制器;18-电源插头;19-显示面板;20-通风孔;21-固定座;22-采集口凹陷处。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的使用目的与功效及所采用的技术手段,现举出较佳可行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所示,详述如下:
如图1和图2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和立体图。本实用新型的传染病房浮游菌采样装置,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10包括采集口1、采样座2及电机6,下部分8包括微电脑控制器17、显示面板19、等离子锂电池9以及电源插头18,上下两部分由把手15连接。
采集口1螺纹连接于采样座2的上方,采集口具有采集口凹陷处22,采集口凹陷处22均匀分布有多个通风孔20。采样座2中间设有圆形凹槽3用来放置培养皿4,采样座2下方设有固定座21用来安装电机6,固定座21上还设有转速传感器12、温度传感器13以及气压传感器14,固定座下方为出风口7,出风口7呈倒圆锥形。
微电脑控制器17通过导线16与显示面板19、等离子锂电池9、电机6、转速传感器12、温度传感器13、气压传感器14电连接。微电脑控制器17可采用CPU或单片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医科大学,未经哈尔滨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064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皮革去肉系统
- 下一篇:一种纳米纤维素复合膜制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