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平衡径向力的单螺杆泵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06161.7 | 申请日: | 2014-0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92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 发明(设计)人: | 许文艺;赵传伟;李举;韩锡鹏;叶霁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 主分类号: | F04C5/00 | 分类号: | F04C5/00;F04C1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58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平衡 径向 螺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螺杆泵。
背景技术
单螺杆泵中转子的运动是行星运动,即自转又公转。目前单螺杆泵都是通过万向轴或软轴与转子相连来带动转子的转动,转子与定子啮合实现既自转又公转。这种传动方式只输入了转子的自转速度,万向轴只平衡了转子的轴向力。单螺杆泵中定子受到由于转子行星运动而产生的倾覆力矩、挤压力、摩擦力等力。橡胶衬套单螺杆泵中的橡胶衬套易被挤扁变形、磨损、脱胶,从而造成单螺杆泵漏失严重或失效,大大降低了橡胶衬套单螺杆泵的使用寿命;全金属螺杆泵中的金属定子和金属转子相互之间挤压、碰撞、磨损从而造成单螺杆泵漏失严重或失效,大大降低了全金属单螺杆泵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可平衡径向力的单螺杆泵。
下面对具体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可平衡径向力的单螺杆泵,包括万向轴1上传动轴2定子3转子4下传动轴7行星轮系8,所述转子4下端装有行星轮系8,转子4上端通过上传动轴2与万向轴1相连,下端通过下传动轴7与行星轮系8的形星轮5固连。
进一步的,所述的行星轮系8中行星轮5与太阳轮6的齿数比值等于转子4头数与定子3头数的比值。因此行星轮5的运动规律与转子4的运动规律相同,可以平衡转子4下端的径向力。
进一步的,所述的行星轮系8,行星轮系8中行星轮5与太阳轮6同为为锥齿轮。锥齿轮既可以承受径向力又可以承受轴向力。行星轮系8与万向轴1共同作用,既平衡了螺杆泵的轴向力,同时也平衡了螺杆泵的径向力,使螺杆泵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
进一步的,可平衡径向力的单螺杆泵,其特征在于:可平衡径向力的单螺杆泵也可用于单螺杆马达,提高螺杆马达的使用寿命。
可平衡径向力的单螺杆泵,在传统螺杆泵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行星轮系,大大改善了单螺杆泵的受力,提高了螺杆泵的使用寿命而且结构简单可靠。行星轮系与万向轴共同作用,既平衡了螺杆泵的轴向力,同时也平衡了螺杆泵的径向力,对于全金属螺杆泵,可以使金属转子和金属定子周向间隙更均匀,流量更稳定,使用寿命更长;对于橡胶衬套螺杆泵,可以使橡胶衬套径向变形受力更均匀,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附图为可平衡径向力的单螺杆泵结构图
图中标号:1-万向轴;2-上传动轴;3-定子;4-转子;5-行星轮;6-太阳轮;7-下传动轴;8-行星轮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为可平衡径向力的单螺杆泵结构图,包括万向轴1上传动轴2定子3转子4下传动轴7行星轮系8,所述转子4下端装有行星轮系8,转子4上端通过上传动轴2与万向轴1相连,下端通过下传动轴7与行星轮系8的形星轮5固连。工作原理:原动机带动万向轴1转动,万向轴1把旋转运动传到到转子4,在转子4与定子3的啮合下及行星轮系8的作用下,转子4作行星运动。从而把液体从上入口吸入,下出口排出。
可平衡径向力的单螺杆泵的结构也可应用到单螺杆马达中。高压液体从下入口流入,上出口排出,液体能转换为转子动能,在转子4与定子3的啮合下及行星轮系8的作用下,转子4作行星运动,转子4带动万向轴1转动,通过万向轴1输出动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061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消除齿轮泵端面漏油的密封结构
 - 下一篇:一种抽真空用滑阀泵内新型阀体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