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吸音材料的音箱风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05277.9 | 申请日: | 2014-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52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简正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20 | 分类号: | H04R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王刚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吸音 材料 音箱 风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音箱风管,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喇叭音箱,且具有吸收由摩擦、震动该风管所产生的噪音功能的音箱风管。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人对于视听生活的日渐重视,家庭影音设备俨然已成为人们所注重的电子产品,而其中喇叭音箱为影音设备中极重要的一个环节,高音质的喇叭音箱可以提供更好的听觉感受,所以现代人愿意花费较高的费用购买单价较高、品质较佳的喇叭音箱,在家中建构一套专属于个人的家庭剧院。
现有的喇叭音箱一般包括有一箱体、一喇叭及一电路装置;其中该喇叭与电路装置电性连接,并利用电路装置控制喇叭的音频;而该箱体上进一步设置有连通箱体内、外部的风管,其可利用该风管平衡箱体内、外的气压,使喇叭音箱可承受较大的音压,并且强化低频能量。
然而,如图8所示,现有的风管90因为音箱内、外气压的平衡所产生的气流流动,会对风管本体91与风管壁92造成扰流100及碰撞的共振110,进而产生噪音干扰;且现有的风管一般都由纸制成,纸制风管因结构较软弱所以容易在装设时产生表面不平整的情况,且纸对空气所产生的气流摩擦、震动较大,容易在风管内壁及箱体与风管连结处产生不规则震动,进而发出杂音或噪音,干扰原本喇叭所发出的声音,降低声音品质。因此现阶段急需一种可以降低杂音或噪音的风管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上所产生的干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吸音材料的音箱风管,其可利用于风管内、外壁,甚至在风管的任意截面上设置有吸音材料,使空气在风管内、外间流通时因气流流动所产生的扰流及碰撞的共振,大部分被吸音材料所吸收,以有效降低因扰流及碰撞所产生的杂音或噪音,提升喇叭发出声音的品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吸音材料的音箱风管包括:一风管、一吸音材料及至少一吸音截面。其中该风管呈中空管状,并装设于音箱壳体上相对于喇叭的位置,且具有一内管壁、一外管壁及两个开口,所述两个开口分别位于风管的两个端部处;所述吸音材料设于该风管的内管壁与外管壁上;及所述吸音截面形成于该风管其中一开口的截面上,并由该吸音材料或具有该吸音材料的装置所构成。
较佳的是,所述风管可以粘贴、套合、螺合或与该音箱壳体一体成型的方式固定于音箱壳体上,使音箱的内、外侧连通,让空气气流可顺畅地流动于音箱的内、外空间;
较佳的是,上述喇叭与电路装置电性连结,并通过该电路装置控制喇叭的音频。
较佳的是,该吸音材料为吸音棉,并可以任意方式披覆于该风管的内管壁与外管壁上,供吸收因气流于风管内、外流动造成的扰流及碰撞,以及摩擦、震动该风管所产生的杂音或噪音。
更佳的是,该至少一吸音截面与该风管连接,且形成于该风管上的任意截面,并由该吸音材料或具有该吸音材料的装置所构成,以增加吸音材料吸收杂音或噪音的面积。
更佳的是,所述吸音材料以喷涂的方式披覆于风管的内管壁及外管壁上,并于该风管朝向音箱壳体内侧的端部以该吸音材料形成一吸音截面。
更佳的是,所述吸音材料以喷涂的方式披覆于风管的内管壁及外管壁上,并于该风管两个端部分别以该吸音材料形成两个吸音截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吸音材料的音箱风管通过在风管内、外壁上,甚至风管的任意截面上设置具有吸音功能的吸音材料,使音箱使用时,因气流流动而产生的扰流及碰撞,以及摩擦、震动该风管或音箱壳体所产生的杂音或噪音,可以被该吸音材料所吸收,以有效降低杂音或噪音的干扰,提升喇叭的音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元件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元件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音箱风管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现有的音箱风管的立体示意图。
主要部件符号说明:
10 风管
11 内管壁
12 外管壁
13a 第一开口
13b 第二开口
20 吸音材料
30 第一吸音截面
31 第二吸音截面
40 音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昆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052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