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椎间孔安全骨刀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04960.0 | 申请日: | 2014-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71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方国芳;周健和;罗德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国芳 |
主分类号: | A61B17/32 | 分类号: | A61B17/32;A61B17/5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巢瑞珏;齐苏平 |
地址: | 52308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椎间孔 安全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术切割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结构合理,操作简易,定位准确的椎间孔安全骨刀组件。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220740903.X,公开了一种下腰椎板限深截骨刀,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刀柄和刀杆,刀杆上方固定连接刀柄,刀杆下方固定连接刀头,刀杆截面面积大于刀头最大截面面积,刀杆与刀头连接面形成阻挡槽。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20246163.X,公开了一种限深椎板骨刀,包括刀柄和刀刃,所述刀柄的上端连接刀刃,刀柄与刀刃的相交处两侧呈60°斜角;刀刃的起始厚是由1mm递减至0.5mm,刀刃长度为5-7mm,刀口宽为7-10mm。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220565712.4,公开了一种带有保护挡板的椎体切除骨刀,包括挡板和刀柄,所述挡板与刀柄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挡板呈弧形,所述挡板的内侧中央位置处设有一横行的刀刃,所述刀刃与挡板的内侧面相互垂直,所述刀刃固定连接在挡板内侧中央位置处。
上述发明创造结构过于简单,均需手术操作者拥有过硬的技术才能避免切除位置错误,安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操作简易,极大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手术风险的椎间孔安全骨刀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椎间孔安全骨刀组件,包括一椎间孔定位器及椎间孔安全骨刀,椎间孔定位器包括一定位杆,定位杆底端连接有定位头,定位杆杆体内部开设有导丝孔及导针孔,导丝孔及导针孔均从定位杆顶端延伸出定位头;椎间孔安全骨刀包括一刀杆,刀杆底端偏右部连接有骨刀片,刀杆杆体内部开设有导孔,导孔从刀杆顶端延伸出刀杆底端。
导丝孔、导针孔及导孔能插入一定位导针。
椎间孔定位器高度a=150mm,定位杆直径b=7.5mm,导丝孔直径为1mm,导针孔直径为1.2mm,导丝孔圆心与导针孔圆心之间的距离c=3mm。
椎间孔安全骨刀的刀杆高度d=150mm,直径e=7.5mm,骨刀片高度f=10mm,骨刀片厚度g=3mm,骨刀片边缘与限深距离为2mm,导孔直径为1.2mm,导孔圆心与骨刀片刀尖之间的距离h=3mm。
以上,首先通过18G针通过椎间孔穿入椎间盘中,插入导丝,退出18G针,通过导丝导入椎间孔定位器,利用椎间孔定位器的导针孔,置入定位导针,保证定位导针准确固定在椎间孔的上关节突上,椎间孔定位器顺着定位导针退出,将椎间孔安全骨刀的导孔对准定位导针插入,骨刀片所对准上关节突凿除部分关节突,进行椎间孔扩大,建立椎间孔镜通道,此时骨刀片被定位导针限位,并且被限深为10~15mm,保证不损伤神经组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结构合理,操作简易,定位准确,360度限深,安全高效,提高手术的安全性,降低手术中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椎间孔安全骨刀组件所述椎间孔定位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椎间孔安全骨刀组件所述椎间孔定位器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椎间孔安全骨刀组件所述椎间孔安全骨刀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椎间孔安全骨刀组件所述椎间孔安全骨刀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就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椎间孔安全骨刀组件,包括一椎间孔定位器1及椎间孔安全骨刀2,椎间孔定位器1包括一定位杆3,定位杆3底端连接有定位头4,定位杆3杆体内部开设有导丝孔31及导针孔32,导丝孔31及导针孔32均从定位杆3顶端延伸出定位头4;椎间孔安全骨刀2包括一刀杆5,刀杆5底端偏右部连接有骨刀片6,刀杆5杆体内部开设有导孔51,导孔51从刀杆5顶端延伸出刀杆5底端。
导丝孔31、导针孔32及导孔51能插入一定位导针(附图未示)。
椎间孔定位器1高度a=150mm,定位杆3直径b=7.5mm,导丝孔31直径为1mm,导针孔32直径为1.2mm,导丝孔31圆心与导针孔32圆心之间的距离c=3mm。
椎间孔安全骨刀2的刀杆5高度d=150mm,直径e=7.5mm,骨刀片6高度f=15mm,骨刀片6厚度g=3mm,骨刀片6边缘与限深距离为3mm,导孔51直径为1.2mm,导孔51圆心与骨刀片6刀尖之间的距离h=3mm。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实施例。应当指出,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能做出若干的变型和改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国芳,未经方国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049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