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车辆电池管理系统主从控板硬件在环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04125.7 | 申请日: | 2014-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91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高史贵;张君鸿;姜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智行鸿远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10 | 代理人: | 田磊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车辆 电池 管理 系统 主从 硬件 测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车辆电池管理系统主从控板硬件在环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广阔,必然会成为未来世界的主要交通出行工具。新能源汽车被广泛认为是解决汽车尾气污染和石油能源短缺等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提高,市场普及和快速发展,对其关键零部件的产品性能、可靠性、安全性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动力电池和电池管理系统作为新能源电动汽车核心部件,负责汽车的能量供给和蓄存,影响着电动汽车的性能,寿命和安全。尤其是电池管理系统(一般采用分布式的结构,由一个主控板和多个从控板构成)控制着动力电池的复杂的充放电过程,担负着对动力电池的各种异常状态的检测和应对处理,对于保证动力电池安全、高效运行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在装车前对整个电池管理系统进行全面的功能测试是非常有必要的。
目前对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实验室测试主要是硬件在环设备和电池单元模拟设备来模拟全部电池单体的电流、电压、温度等信号,并将它们分别接入电池管理系统主控板和全部从控板。这种方法造价昂贵,电池单元模拟设备的高压会对操作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能源车辆电池管理系统主从控板硬件在环测试系统,以克服目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能源车辆电池管理系统主从控板硬件在环测试系统,包括标定测量设备、电池管理系统、电池单元模拟设备、硬件在回路仿真系统和测试PC上位机,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包括主控板和从控板,所述主控板通过内部CAN与从控板连接,所述主控板通过导线与标定测量设备连接,所述主控板通过导线与硬件在回路仿真系统连接,所述电池管理系统通过导线与电池单元模拟设备连接,所述电池管理系统通过内部CAN与硬件在回路仿真系统连接,所述电池单元模拟设备通过机柜通讯CAN与硬件在回路仿真系统连接,硬件在回路仿真系统通过网线与测试PC上位机连接,测试PC上位机通过USB线与标定测量设备连接,所述电池单元模拟设备模拟一块从控板负责的电池单体的电压和温度,所述硬件在回路仿真系统模拟替代的电池单体和从控板。
进一步的,所述硬件在回路仿真系统包括程控电源、总线通信板卡、数模转换调理板卡、模数转换板卡、PWM及数字I/O板卡、温度仿真板卡、故障模拟仿真板卡、虚拟仿真模型和实时控制下位机。
进一步的,所述硬件在回路仿真系统通过运行在实时控制下位机中的虚拟仿真模型来模拟所述替代的电池单体和从控板。
进一步的,所述虚拟仿真模型包括整车模型、电机模型、交流充电机模型、直流充电机模型、电池模型和从控板模型,所述整车模型包括驾驶员模型、车辆动力学模型和环境模型。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单元模拟设备配有故障注入模块,所述故障注入模块模拟短路、线缆漏电和电池极性接反故障。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单元模拟设备配有电流检测单元,所述电流检测单元检测均衡电流和漏电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可以对新能源纯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主控板和从控板进行较为全面的测试,包括正常系的各种工况功能测试和异常系的功能测试,采用了小容量的电池单元模拟设备仅模拟一块从控板所负责采集的电池单体的电压、温度信号,大大降低了整套设备的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新能源车辆电池管理系统主从控板硬件在环测试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中:
1、标定测量设备;2、电池管理系统;3、主控板;4、从控板;5、电池单元模拟设备;6、硬件在回路仿真系统;7、程控电源;8、总线通信板卡;9、数模转换调理板卡;10、模数转换板卡;11、PWM及数字I/O板卡;12、测试PC上位机;13、温度仿真板卡;14、故障模拟仿真板卡;15、虚拟仿真模型;16、实时控制下位机;17、内部CAN;18、机柜通讯CAN;19、替代的电池单体和从控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智行鸿远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智行鸿远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041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