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气放大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03974.0 | 申请日: | 2014-0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57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 发明(设计)人: | 谭文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文玉 |
| 主分类号: | F04F5/16 | 分类号: | F04F5/16 |
| 代理公司: | 云南派特律师事务所 53110 | 代理人: | 龚笋根 |
| 地址: | 409100 重庆市石柱***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放大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动元件,特别是指一种空气放大器。
背景技术
空气流量放大器是一种广泛用于工业领域、利用“科恩达”效应的气动元件,空气流量放大器可以将小流量高压压缩空气转换成低压大流量气流,在空气流量放大器的进气端产生负压效应,产生一真空低压区,该区具有极强的真空吸附功能,可用于气动真空抽吸固态颗粒和油烟雾气;在空气流量放大器的另一端即出气端,压缩空气的初始气流可汇合周围大量气流,高速、高容量的气流从空气流量放大器的出气端流出,可以替代传统的风机或风扇用于空气冷却和除湿干燥。
而空气放大器较多的是用于空气、水汽、粉尘等的引射,原因主要为导向引射力不够强大;另一方面其缝隙喷通常为0.05mm左右,引射颗粒直径相对较大的物料容易造成缝隙喷口堵塞,使用不便。并且,如专利号为201020282338.8的专利所公开的空气引射放大器,其环形缝隙由凸筋决定缝隙高度,凸筋的曲面加工难度大,制造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气放大器,其引射力强,不易堵塞,加工难度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空气放大器,包括内置引射通道的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一端为空气引入口,外壳体的另一端为输出口,所述输出口向内延伸出于外壳体围成环形腔的环形腔内壁,在外壳体上设置连通环形腔的压缩空气进口,环形腔内壁的底端与空气引入口处的壁体间设置一次气流口,在环形腔内壁上设置有二次气流口。
压缩空气从压缩空气进口充入,由于除一次气流口外还设置有二次气流口,当气流流过二次气流口时,对环形腔内的压缩空气进一步产生向外吸的拉力,促使压缩空气更强的从二次气流口释放,流动速度更快地流过引射通道内壁,引射通道中心形成更为低压的区域,从而吸引大量的周围空气从空气引入口涌入,形成了较单一气流口吸引力更强的引射通道。
当一次气流口堵塞时,二次气流口依旧能实现空气引射,会产生对堵塞物的吸力,有利于堵塞物吸出一次气流口;当二次气流口堵塞时同理。
进一步的,所述二次气流口为进口端朝空气引入口、出口端朝输出口的倾斜通道,倾斜的气流口有利于将气流导向输出口。
所述引射通道为锥形通道,引射通道朝空气引入口一端的直径大于另一端的直径,呈锥度的通道内壁,有利于压缩空气射出后形成紧贴内壁的流体,且有利于外部空气等的吸入。
所述二次气流口朝向引射通道的端口延伸凸出,一方面有利于压缩空气流的引向,另外吸入的物料不易进入二次气流口。同理,所述空气引入口靠近一次气流口的一端沿空气引入方向延伸凸出。
本方案利用压缩空气二次加速释放的结构,实现了二次空气能的放大,能有效的提高吸入能力和输送能力,还具有气流口不易堵塞的优点,使得其使用领域更为宽广,如注塑原料的吸料。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气放大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空气放大器,如图1所示,包括内置引射通道10的外壳体1,所述外壳体1的一端为空气引入口6,外壳体1的另一端为输出口5,所述输出口5向内延伸出于外壳体1围成环形腔2的环形腔内壁4,在外壳体1上设置连通环形腔2的压缩空气进口3,环形腔内壁4的底端与空气引入口6处的壁体间设置一次气流口7,在环形腔内壁4上设置有二次气流口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文玉,未经谭文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039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加热和双重压力保护的电液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密封卫生级离心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