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缩机用风冷冷却器固定装置及压缩机用风冷冷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03927.6 | 申请日: | 2014-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55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秦兴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斯可络压缩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9/04 | 分类号: | F04C29/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胡美强;邱江霞 |
地址: | 201504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机 风冷 冷却器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器固定装置及其冷却器,特别涉及一种压缩机用风冷冷却器固定装置及压缩机用风冷冷却器。
背景技术
压缩机是将机械能转化为气体压力能的装置。喷油螺杆压缩机是压缩机的一种,其在压缩气体的过程中,通过喷入机体一定量的润滑油,将压缩气体产生的热量带走,过热的润滑油又通过冷却器进行冷却,将热量带出机组外面。
风冷喷油螺杆压缩机上经常使用风冷冷却器来冷却润滑油,冷却器又称为换热器或热交换器,其主要由相对温度较高的被冷却介质和相对温度较低的冷却介质以顺流、逆流或叉流的方式同时流经冷却器通道,完成热交换,在此被冷却介质就是润滑油,冷却介质就是空气。比如在北方,环境温度可以达到-20,冷机启动时,其冷却器表面温度也是-20℃,当机器以排气温度为80℃正常运行时,其冷却器表面温度就为80℃。也就是说,冷却器从冷态到热态就有100℃的温升,由于热涨冷缩,采用传统冷却器螺栓固定装置,冷却器不能产生自由伸缩,冷却器表面就会产生较大的热应力,从而导致冷却器局部开裂产生漏油现象。由于冷却器进油口温度较高,其产生热应力比较大,漏油往往会发生在靠近进油口区域的某个焊缝连接处。
遇到冷却器开裂漏油问题,整机厂家一般都是要求供应商在冷却器焊接和结构上进行加强或者在冷却器材质上要求更高,这样冷却器成本会有所增高,给整机厂带来成本上的压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冷却器固定装置易导致冷却器局部开裂产生漏油现象的缺陷,提供一种压缩机用风冷冷却器固定装置及压缩机用风冷冷却器,可以防止压缩机用风冷冷却器在热应力作用下开裂漏油。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压缩机用风冷冷却器固定装置,包括至少一平垫圈、至少一弹簧垫圈、两弹性垫片、至少一铰制孔螺栓,其特点在于,导风罩的翻边夹设在两所述弹性垫片之间,每一该铰制孔螺栓还包括一凸台部分,该凸台部分依次穿套至少一平垫圈、至少一弹簧垫圈、所述弹性垫片、该导风罩的翻边及所述弹性垫片后固定于风冷冷却器内,该凸台部分的长度小于该至少一平垫圈、至少一弹簧垫圈、两弹性垫片以及该导风罩的翻边的厚度之和。
较佳地,该弹性垫片是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制得的。由于该两垫片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该两垫片具有一定的压缩性,拧紧铰制孔螺栓时,压紧该两弹性垫片,铰制孔螺栓凸台断面正好抵住该压缩机用风冷冷却器表面,此时该压缩机用风冷冷却器能在热应力作用下自由伸缩,且又能使该压缩机用风冷冷却器不至于太松动。
较佳地,该铰制孔螺栓的凸台部分的长度与所述平垫圈、所述弹簧垫圈、所述两弹性垫片以及该导风罩的翻边的厚度之和的差值为0.5mm-1mm。这样可以使该压缩机用风冷冷却器与该导风罩固定的正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压缩机用风冷冷却器,包括如上所述的压缩机用风冷冷却器固定装置。
较佳地,该压缩机用风冷冷却器的导风罩的安装面具有长腰形孔。
较佳地,该长腰形孔的长度方向与该压缩机用风冷冷却器的长度方向一致。这样,压缩机用风冷冷却器可以在沿压缩机用风冷冷却器的长度方向上热膨胀时伸缩自如。
较佳地,该长腰形孔的长度大于4.4mm。
较佳地,该压缩机用风冷冷却器的材料为铝合金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压缩机用风冷冷却器在长度方向上热膨胀时伸缩自如,轴向上与导风罩的安装面又不至于产生间隙而产生松动现象,这样就消除了压缩机用风冷冷却器由于高温差产生的热应力,避免了压缩机用风冷冷却器产生局部开裂现象,同时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压缩机用风冷冷却器固定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压缩机用风冷冷却器固定装置的压缩机用风冷冷却器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压缩机用风冷冷却器固定装置:1
平垫圈:2
弹簧垫圈:3
铰制孔螺栓:4
弹性垫片:5
导风罩:6
压缩机用风冷冷却器:7
长腰形孔:8
翻边: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斯可络压缩机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斯可络压缩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039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