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进气歧管复合式焊接筋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03417.9 | 申请日: | 2014-0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01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 发明(设计)人: | 魏志平;李文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勒技术投资(中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M35/104 | 分类号: | F02M35/1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 地址: | 201401 上海市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歧管 复合 焊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进气歧管焊接筋。
背景技术
针对目前增压发动机逐渐应用广泛,进气歧管设计相比自然吸气的歧管设计难度大幅增加,增压歧管既要满足客户提出的静态爆破压力值,又必须满足歧管的压力脉冲要求,对歧管的疲劳破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歧管焊接筋的设计已无法满足如此苛刻的条件。
参照图1,传统焊接筋采用单一的一段式设计,焊接筋外围无任何加强辅助结构。传统结构设计结构简单,歧管内部压力直接作用其表面,焊接筋非常容易发生塑性变形,从而断裂进气歧管在工作状态下,歧管稳压腔产生变形,对焊接筋根部产生极大的弯矩,形成应力集中,这种工况在发动机工作时多次往复,对歧管焊接筋造成疲劳破坏。
目前大部分进气歧管的爆破压力位置都集中在歧管焊接筋的位置,传统焊接筋的设计无法在根本上提高焊接筋的强度,主要是焊接工艺和焊接溢料空间的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进气歧管复合式焊接筋,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进气歧管复合式焊接筋,包括一焊接筋主体,所述焊接筋主体上设有一圆弧状凸起,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筋主体上还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位于所述圆弧状凸起的上侧。
所述加强筋位于所述焊接筋主体爆破薄弱处。从而提高焊接筋本体的强度。
所述加强筋包括至少三个“T”型凸起,所述至少三个“T”型凸起沿着所述圆弧状凸起的弧度方向连接排布在所述焊接筋主体上。
所述至少三个“T”型凸起与所述圆弧状凸起固定连接。
所述至少三个“T”型凸起与所述圆弧状凸起连接围成至少两个凹槽。
所述焊接筋主体上优选设有五个“T”型凸起,所述“T”型凸起固定连接,且与所述圆弧状凸起连接形成四个凹槽。
所述凹槽可以是长方形、正方形等任意一种截面形状的凹槽。
所述凹槽内设有至少一个突起物。所述突起物的个数优选为两个。
所述突起物可以是一圆柱形突起物,也可以是球面突起物,还可以是锥形突起物。
所述突起物的高度小于所述圆弧状凸起高度。
所述加强筋与所述圆弧状凸起的高度一致。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突破了传统焊接筋的设计结构,应用加强筋对焊接筋本身的强度进行提高,增强其抵抗直接作用在焊接筋表面上的压力;对于焊接筋抵抗来自稳压腔变形产生的弯矩有了大幅的增强,从而降低了焊接筋根部的应力集中程度,疲劳破坏系数降低,提高了歧管的耐久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进气歧管焊接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2,进气歧管复合式焊接筋,包括一焊接筋主体,焊接筋主体上设有一圆弧状凸起1,焊接筋主体上还设有加强筋2,加强筋2位于圆弧状凸起1的上侧。加强筋2位于焊接筋主体爆破薄弱处。从而提高焊接筋本体的强度。加强筋2包括至少三个“T”型凸起,至少三个“T”型凸起沿着圆弧状凸起1的弧度方向连接排布在焊接筋主体上。至少三个“T”型凸起与圆弧状凸起1固定连接。至少三个“T”型凸起与圆弧状凸起1连接形成至少两个凹槽。
焊接筋主体上优选设有五个“T”型凸起,“T”型凸起固定连接,且与圆弧状凸起连接围成四个凹槽。凹槽可以是长方形、正方形等任意一种截面形状的凹槽。凹槽内设有至少一个突起物3。突起物3的个数优选为两个。突起物3可以是一圆柱形突起物,也可以是球面突起物,还可以是锥形突起物。
突起物3的高度小于圆弧状凸起1高度。加强筋2与圆弧状凸起1的高度一致。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突破了传统焊接筋的设计结构,应用加强筋对焊接筋本身的强度进行提高,增强其抵抗直接作用在焊接筋表面上的压力;对于焊接筋抵抗来自稳压腔变形产生的弯矩有了大幅的增强,从而降低了焊接筋根部的应力集中程度,疲劳破坏系数降低,提高了歧管的耐久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勒技术投资(中国)有限公司,未经马勒技术投资(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034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保型太阳能储热式汽车预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超广角光学镜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