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船用龙门起重机行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02931.0 | 申请日: | 2014-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0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强;刘忠饶;何远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华南船舶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9/08 | 分类号: | B66C9/08;B66C9/14;B66C15/00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黄有斯 |
地址: | 5430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龙门 起重机 行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设备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船用龙门起重机行走装置。
背景技术
船用龙门起重机是全集装箱船和载驳船所广泛采用的一种特殊起重机,常用于海上环境中执行运输作业,行走装置是船用龙门起重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国内传统船用龙门起重机行走装置的导轨形式,均设计为工字梁形式,这种工字梁形式的行走导轨,存在导轨调平困难,整体重量大、焊装难度大等问题,给现场的施工造成诸多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船用龙门起重机行走装置,这种行走装置可以解决现有工字梁行走导轨调平困难、重量大、焊装难度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有轨道及在该轨道上运行的龙门起重机的行走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为一字型并设在顶板上,驱动所述行走轮组行走的行走驱动机构小齿轮组与行走驱动齿条啮合,该行走驱动齿条设在所述轨道一侧,该轨道另一侧设有行走驱动机构压轮;所述轨道两侧设有至少两对水平导向轮,该水平导向轮与所述轨道的侧边滑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顶板设在船体甲板的腹板上,所述顶板的一侧设有防倾覆轮组,该防倾覆轮组压接在船体甲板上,所述顶板另一侧设有盖板和加强板。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是船用龙门起重机行走装置的一种特殊形式,填补了国内船用龙门起重机行走轮组单线行走形式的空白。
2、因行走轮组为单线,无需进行导轨调平工作。
3、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洁紧凑,重量较轻,且焊接安装、调整较为简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轨道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行走轮组与轨道关系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行走驱动机构与轨道关系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防倾覆轮组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根据图1所示的船用龙门起重机行走装置,包括有轨道1及在该轨道1上运行的龙门起重机的行走轮组11,轨道1为一字型并设在顶板4上,驱动行走轮组11行走的行走驱动机构小齿轮组12与行走驱动齿条3啮合,该行走驱动齿条3设在轨道1一侧,该轨道1另一侧设有行走驱动机构压轮13;轨道1两侧设有至少两对水平导向轮9,该水平导向轮9与轨道1的侧边滑接;顶板4设在船体甲板6的腹板5上,顶板4的一侧设有防倾覆轮组10,该防倾覆轮组10压接在船体甲板6上,顶板4另一侧设有盖板7和加强板8。
行走驱动机构小齿轮组12与行走驱动齿条3啮合,对龙门起重机进行行走驱动,行走驱动齿条3与轨道1连接处设有垫块2,对轨道1进行保护,减少龙门起重机行走时对轨道1的磨损;轨道1两侧设有至少两对水平导向轮9,该水平导向轮9与轨道1的侧边滑接,并相对卡在顶板4两端,保证龙门起重机在行走过程中不致脱轨。
由顶板4、腹板5及船体甲板6形成的区域,是防倾覆轮组10的活动区域,在起重机运行的极限状态下,防倾覆轮组10就会反向压在顶板4底面,对龙门行走起重机的安全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华南船舶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中船华南船舶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029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