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制备高纯刚玉坩埚的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02875.0 | 申请日: | 2014-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15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范法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市东坡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7/16 | 分类号: | B28B7/16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夏平 |
地址: | 2142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制备 高纯 刚玉 坩埚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各种有色金属的冶炼、精密铸造以及产品的表面金属化处理的高纯刚玉坩埚,具体地说是一种整体浇注成型并解决底部脱模时高纯刚玉坩埚因吸气而难以脱模的用于制备高纯刚玉坩埚的模具。
背景技术
高纯刚玉坩埚是用于各种有色金属的冶炼、精密铸造,以及产品的表面金属化处理的关键设备。高纯刚玉坩埚是取代原用刚玉砖砌筑的有色金属熔池,其特点是耗材少、耗能低、成本低和使用寿命长。高纯刚玉坩埚在使用过程中解决了因原刚玉砖砖缝熔损变大而导致熔池穿孔等问题,现有的高纯刚玉坩埚模具在使用时难以解决底部脱模时产品因吸气而难以脱模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高纯刚玉坩埚模具在使用时难以解决底部脱模时产品因吸气而难以脱模的问题,提供一种整体浇注成型并解决底部脱模时高纯刚玉坩埚因吸气而难以脱模的用于制备高纯刚玉坩埚的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用于制备高纯刚玉坩埚的模具,包括底模、外模和内模,外模的底部固定在底模上,内模位于外模的内腔中,内模与底模和外模之间的腔体构成高纯刚玉坩埚的浇筑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模包括内模模筒和底盖,内模模筒的底壁上设有通孔,底盖的下部嵌入内模模筒底壁的通孔内且底盖通过连接件固定在内模模壁的底壁上。
所述的底盖嵌入内模模筒底壁的通孔内的部分截面积小于底盖位于内模模筒底壁上侧部分的截面积。
所述底盖的底部和内模模筒底壁的底部相平齐。
所述的底盖通过螺栓固定在内模模壁的底壁上。
所述的内模的上部与固定横梁固定相连,固定横梁设置在外模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内模分为内模模筒和底盖,且底盖和内模模筒之间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解决了高纯刚玉坩埚底部脱模时因吸气而难以脱模的问题,且该高纯刚玉坩埚为整体浇注成型,适用于各种大型坩埚的制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模;2—外模;3—内模;31—内模模筒;32—底盖;4—浇筑腔;5—固定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制备高纯刚玉坩埚的模具,包括底模1、外模2和内模3,外模2的底部固定在底模1上,内模3位于外模2的内腔中,内模3的上部与设置在外模2顶部的固定横梁5固定相连,内模3与底模1和外模2之间的腔体构成高纯刚玉坩埚的浇筑腔4,其中内模3包括内模模筒31和底盖32,内模模筒31的底壁上设有通孔,底盖32的下部嵌入内模模筒31底壁的通孔内且底盖32通过连接件固定在内模模壁31的底壁上,该连接件优选选用螺栓;该底盖32嵌入内模模筒31底壁的通孔内的部分截面积小于底盖32位于内模模筒31底壁上侧部分的截面积,另外底盖32的底部和内模模筒31底壁的底部相平齐以使得制备的产品内腔底部出现不平整之处。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内模3分为内模模筒31和底盖32,且底盖32和内模模筒31之间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解决了高纯刚玉坩埚底部脱模时因吸气而难以脱模的问题,且该高纯刚玉坩埚为整体浇注成型,适用于各种大型坩埚的制备。
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未涉及的技术均可通过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市东坡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宜兴市东坡耐火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028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