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流管封盖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02599.8 | 申请日: | 2014-0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50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 发明(设计)人: | 卜用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恒兴达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6B5/00 | 分类号: | E06B5/00;E05F15/00;B63B1/3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000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导流 管封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流管封盖,尤其是涉及一种安装在舰船侧推装置与船体间的封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侧推器在各种船舶上得到了广泛使用,对于提高船舶性能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船舶在水道中航行,靠离码头或者调头时,借助侧推器可方便地转头或产生横向位移,改变了传统的舵设备操作困难或无法操作的局面,船舶的操作性能得到明显提高;在用于靠离码头作业时,使船舶可完全独立操作,不用拖轮协助,节省大量费用;也常用于一些特殊的恶劣环境中的船舶航行时的操作。
但是船舶安装侧推器后破坏了原有船体线型,使船舶航行过程中产生阻力和气泡,不但降低船舶航速,增加了油耗,而且对舰船上的声纳等测量仪器的工作产生干扰,尤其是对艏侧推器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干扰仪器产生完全错误的信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导流管封盖,或称侧推器减阻降噪装置,减少侧推器给船舶航行带来的阻力、噪声干扰及气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流管封盖,其特征是,包括筒体、设置在筒体上的可启闭的封盖;
筒体为多边形组合筒体,或为圆筒形筒体,或为椭圆形筒体;
筒体一端与侧推器连接,另一端与船体连接,并与船体线型相配合;封盖设置在筒体与船体相连接的一端。
所述封盖上具有一转轴,转轴一端与驱动装置连接,由驱动装置驱动封盖绕转轴轴向转动。
所述封盖闭合后与筒体径向成一设定角度倾斜设置,倾斜后位于船体线型所在的平面或与该平面相平行,倾斜角度在0-180度之间。
所述转轴水平或垂直设置。
所述转轴设置在封盖与筒体通道轴向垂面的交叉线上或与封盖、筒体通道轴向垂面的交叉线相平行。
所述封盖为一扇,或者所述封盖为同步或不同步转动的多扇。
驱动装置为液压、气动或电动驱动装置,由PLC控制系统控制运行。
转轴一端还设有锁紧机构,锁紧机构包括套设在转轴上的摆杆和可插入锁定摆杆的锁紧销。
锁紧销由手动、液压、气动或电动驱动的方式插入锁定摆杆或从摆杆脱开。
转轴一端还设有锁紧机构,锁紧机构采用滑动式离合器或啮合式离合器与转轴之间进行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导流管封盖通过筒体安装在侧推器的两侧船舶侧面,在船舶航行时封盖可以关闭,基本保持原有船的线型,减少船舶航行时带来的阻力、噪声及气泡,从而降低侧推器的运行对声纳等设备的干扰,提高了航速,降低了油耗,系统操作简单方便、响应速度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导流管封盖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图2中的A部放大图;
图4是图3的侧视图;
图5是安装导流管封盖的船舶侧推器示意图;
图6是导流管封盖系统工作原理图;
图中,筒体1,封盖2,驱动装置3,转轴4,摆杆5,锁紧销6,支架7,侧推器100,船体2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导流管封盖包括筒体1、设置在筒体1上的可转动的封盖2、驱动装置3。
筒体1截面形状为多边形组合筒体,筒体截面形状也可以为圆筒形或椭圆形。筒体1一端与侧推器100焊接(如图中X点),另一端与船体200焊接(如图中Y点)。与船体焊接的一端端面上设置封盖2。通常,在侧推器100的两侧的船体200上分别设置一个导流管封盖,在船舶航行时封盖2可以关闭,可封闭侧推器100的通道,基本保持原有船的线型,减少船舶航行时带来的阻力、噪声及气泡,从而降低侧推器的运行对声纳等设备的干扰,提高了航速,降低了油耗,系统操作简单方便、响应速度快。
封盖2为同步或不同步转动的一扇或多扇。每扇封盖2上具有一转轴4,转轴4一端与驱动装置3连接,由驱动装置3驱动转轴4带动封盖2转动。本实施例中封盖2设置为两扇。
封盖2与筒体1通道轴向垂直或水平轴向转动。
封盖2与筒体1径向成一设定角度倾斜设置,倾斜后与船体线型相近,本实施例中倾斜角度在0-90度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恒兴达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恒兴达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025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