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D白光背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02553.6 | 申请日: | 2014-0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6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欧伟;叶继耀;张大为;王玉鲁;韩涛;陈彦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极光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13/04 | 分类号: | F21V13/04;F21V19/00;F21V8/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李悦;齐文剑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d 白光 背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D白光背光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显示行业中均用CCFL冷阴极荧光灯管 、LED发光二极管,图像效果差、色纯度低。虽然LED发光二极管技术比较成熟,寿命长、环保,但是LED作为显示光源存在饱和度、对比度和亮度不足及图像效果差、色纯度低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LD白光背光装置,其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饱和度、对比度和亮度不足及图像效果差、色纯度低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LD白光背光装置,包括导光板,其还包括激光器;所述导光板的两边缘间隔设置有凹槽,所述激光器安装在凹槽内;所述激光器为包括绿光LD、蓝光LD和红光LD三色LD组成的白光LD发光器件。LD为激光半导体二极管。
优选地,所述白光LD发光器件内部还包括反射镜和混合三种光的透镜,单色光经过反射镜射向透镜,透镜将三色光混合成白光。
优选地,所述凹槽设置在导光板相对的两边缘上。
优选地,所述导光板的四个转角处设有凹槽。
优选地,所述激光器的发射方向沿着其凹槽所在的导光板边缘方向。由于激光具有很强的方向性,如果直接将激光器的出口对准导光板中间,容易形成亮线,如果要消除亮线,则对导光板的导光要求会非常高。所以这种沿导光板边缘发射光线,曝亮的地方只会出现在导光板的边缘,而不会出现在导光板的其他大部分。这种结构可以改善导光板出光的均匀性,提高导光板的出光质量。
优选地,所述导光板的四个转角处的凹槽内各安装有一个激光器;其它的每个凹槽内安装有两个激光器。
优选地,所述一个凹槽内的两个激光器的背面固定在一起,其发射光线的方向相反。
优选地,所述导光板是纳米导光板。纳米导光板具有良好的导光性,其中含有纳米例子的光散射效应非常适合方向性很强的激光,其扩散激光的效果是传统导光板不能比拟的,因此激光器结合纳米导光板可以发出更加均匀的光线,产品质量更好。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激光LD三色(红、绿、蓝)经过反射镜,使三色光聚焦在一点后,再经过透镜进入准直,把三色光混合成白光及平行光,平行光发射到纳米导光板内部后,一部分通过纳米导光板内部匀光,另一部分通过纳米导光板表面纳米颗粒空间进行双重导光。可以使用任何点光源、线光源做面光源转换。然后通过辅助光学模组和液晶层对光线的控制。与原有的阴极射线管(CRT)、液晶(LED/CCFL)和等离子体(PDP)显示技术相比,在色度学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由于激光为线谱,色饱和度高、色彩鲜艳,可以选择实现大色域显示,因此可显示超过CRT、LCD和PDP两倍以上的色彩。
使用激光模块作为光源寿命超长,亮度高、功率低、无污染。另外激光背光源色域大、高色彩大幅提升显示图像和装配简单等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激光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导光板;2、激光器;21、绿光LD;22、蓝光LD;23、红光LD;
3、反射镜;4、透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LD白光背光装置,包括导光板1和激光器2。导光板1的两边缘间隔设置有凹槽,激光器2安装在凹槽内。
导光板1可以是雕刻导光板、印刷导光板或者纳米导光板,因纳米导光板具有光转换率高、光线极其均匀以及寿命长的特点,本实施例的导光板优选为纳米导光板。
激光器2为包括绿光LD21、蓝光LD22和红光LD23三色LD组成的白光LD发光器件。白光LD发光器件内部还包括反射镜3和混合三种光的透镜4,如图2所示,蓝光LD22发出的蓝光经反射镜3改变方向射向透镜4,绿光LD21发出的绿光经反射镜3的两次反射后改变方向射向透镜4内,红光LD23发出的红光直接射入透镜4中,三种光在透镜4处进行聚合,混合形成白光,再从激光器2的发射口发射出去。其中,反射镜3可以用棱镜替换。
导光板1上的凹槽可以设置导光板1的各边缘上,优选地,为使导光板1内光更均匀,凹槽设在导光板1相对的两边缘上。在导光板1的四周转角处也设有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极光世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极光世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025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