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交流供电系统半波整流负载回路中交流电流的测量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02239.8 | 申请日: | 2014-0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02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 发明(设计)人: | 尹小龙;何力;赵海江;张前平;崔晨光;张波;万海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 主分类号: | G01R19/00 | 分类号: | G01R19/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谭新民 |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交流 供电系统 整流 负载 回路 电流 测量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流测量结构,具体是指一种交流供电系统半波整流负载回路中交流电流的测量结构。
背景技术
电信局的电源一般由高压电网供给。为了提高供电可靠性,重要通信枢纽局一般由两个变电站引入两路高压电源,并且用专线引入,一路主用,另一路备用;电信局内通常设有降压变电室;室内装有高、低压配电屏和降压变压器。通过这些变、配电设备,将高压电源(一般为10 kV)变为低压电源(三相380 V),为整流设备和照明设备供电;在高层通信大楼中,为了缩短低压供电线路,降压变电站可设在主楼内,此时,电力变压器应选用干式变压器,配电设备中的高压开关应选用户内高压真空断路器;为了不间断供电,电信局内一般配有油机发电机组。当市电中断时,通信设备由油机发电机组供电。采用无人值守自动启动油机发电机组,当市电中断时,能自动启动。由于市电比油机发电机供电经济可靠,因此,在有市电的条件下,通信设备由市电供电;通过低压交流配电屏完成低压市电和油机发电机的转换。低压交流配电屏将低压交流电分别送给整流器、照明设备和空调装置。它还能监测交流电压和电流的变化情况,当市电中断或电压发生较大变化时,自动发出告警信号。
对于交流供电系统,其负载为半波整流负载时,其中线上根据负载功率大小的不同具有不同数量级的直流分量,对于某些特殊系统而言,该直流分量甚至会达到kA量级,对于供电系统的相线上,具有中线三分之一的直流分量。
由于供电系统用于保护以及参数监测用的电流信号的测量基本都采用电流互感器,电流互感器是采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交流电流测量,而叠加在各个输电线上的直流分量会导致电流互感器具有恒定的输出值,其对于交流电流的测量会不够准确,从而导致监视测量值的不准确和保护动作的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流供电系统半波整流负载回路中交流电流的测量结构,解决目前的交流供电系统中直流分量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达到提高交流电的电流测量精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交流供电系统半波整流负载回路中交流电流的测量结构,包括三相交流电的电源:A相、B相、C相,A相、B相、C相三相电源经过半波整流器后连接到负载R,经过负载R后经过中线N构成回路,还包括三个电流互感器,三个电流互感器分别测量A相、B相、C相的电流,每一相电源穿过一个电流互感器,同时,中线N也穿过该电流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的测量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一次线圈同主电路串联,当主回路中通过电流时,铁芯中出现交变主磁通,在二次绕组上产生感应电动势,在二次绕组和负载后称的闭合回路中产生二次电流,该测量原理只适用于交流电流的测量,一般负载情况下即采用此种测量方法可以很方便的测量到主回路电流;申请人经过长期研究发现:目前的交流供电系统中半波整流负载回路中,电流分量主要包括50Hz的交流分量和直流分量,在采用电流互感器进行该回路电流测量时,就会由于主回路电流中直流分量的影响,导致电流互感器线圈中出现磁化饱和现象,使得电流互感器的性能下降,不能准确的测量主回路的交流电流,严重情况下导致继电保护系统误动作而使供电系统不能正常运行,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测量结构是在将各个相线的母排穿过电流互感器之后,将N线同时穿过电流互感器,采用铜牌进行中线对穿,其实现方式简单易行;在半波整流相线中直流电流和N线中的直流电流的电流方向相反,相线电流在电流互感器主回路中产生的磁通和N线电流在电流互感器主回路中产生的磁通相互抵消,直流分量对电流互感器测量产生的影响可降至最低;对于交流分量而言,负载可视为三相平衡负载,中线电流接近于零,因此从电流互感器中穿过的中线中无交流分量,因此在对穿方式下电流互感器测量到的为交流电流分量,直流分量的影响可降至最低,从而提高电流互感器对于半波整流负载条件下对于交流电流测量的准确性,从而提高测量系统以及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
所述半波整流器为晶闸管D。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未经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022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高速激光裁床
- 下一篇:超声波金属焊接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