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极热极寒型控制电缆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01953.5 | 申请日: | 2014-0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99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 发明(设计)人: | 臧汝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臧汝来 |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02;H01B7/18;H01B7/29;H01B7/28;H01B7/04;H01B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5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极热极寒型 控制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极热极寒型控制电缆,特别提供了一种可在温度为+500℃~-60℃的恶劣环境下使用的极热极寒控制电缆。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普通硅橡胶电缆虽然柔软性能好,但抗撕裂性不高,且最高温度只能在+180℃环境下使用,氟塑料的使用温度为-85至+200℃,但氟塑料的柔软性能差,电缆无法广泛使用于+500℃~-60℃的温度范围内。
因此,如何对电缆的结构进行改进,使其适用于极热极寒的环境,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热极寒型控制电缆,以至少解决以往电缆存在的柔软性差、抗裂性不高、适用温度范围小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极热极寒型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缆芯1,由若干组单元丝束绞而成,所述单元丝由若干根线径为0.15~0.25mm的镀镍铜丝束绞而成,且所述单元丝的束丝节距比为20~25倍,所述电缆芯1的绞合节距比为15~20倍;
耐温绝缘层2,包覆于电缆芯1的外围;
加强型绝缘层3,包覆于耐温绝缘层2的外围,由无碱玻璃丝编织而成,且所述编织密度为90%以上。
优选,所述加强型绝缘层3的外围包覆有密封固化层4。
进一步优选,所述耐温绝缘层2为无机包带、玻璃丝和耐火包带构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极热极寒型控制电缆,通过其层状结构设计,加强了电缆的抗机械强度、密封性以及导电性。其中,将电缆芯设计为有若干组单元丝束绞而成,其单元丝为若干镀镍铜丝束绞而成,且对于束丝节距比均有限定,通过该结构设计的电缆芯具有导电能力强,不受温度限制等优点,同时,在电缆芯的外周包覆有耐温绝缘层,能够将电缆芯内的电流进行隔绝,提高适用的安全性,且提高了电缆的耐温性,扩大其使用的问题范围,为了进一步将电缆芯的电流进行隔离,在耐温绝缘层外围包覆有加强型绝缘层,该层由无碱玻璃丝编织而成,且所述编织密度为90%以上,由于无碱玻璃丝具有一定绝缘性,且融化温度为600℃以上,提高了其适用温度范围,同时该无碱玻璃丝的编织密度为90%以上,提高了电缆的机械程度;该电缆解决了电缆在恶劣环境下移动使用的问题,具有适用温度范围广,自身柔软性能良好,机械强度较高,成本低廉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极热极寒型控制电缆的截面图;
图2为极热极寒型控制电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为一种极热极寒型控制电缆,该电缆包括电缆芯1,在电缆芯1的外围包覆有耐温绝缘层2,在耐温绝缘层2的外围包覆有加强型绝缘层3,其中,电缆芯1由若干组单元丝束绞而成,所述单元丝由若干根线径为0.15~0.25mm的镀镍铜丝束绞而成,且所述单元丝的束丝节距比为20~25倍,所述电缆芯1的绞合节距比为15~20倍;加强型绝缘层3由无碱玻璃丝编织而成,且所述编织密度为90%以上。
该电缆通过在电缆芯的外围依次包覆有耐温绝缘层、加强型绝缘层,实现改善电缆自身的柔软性,提高机械强度,扩大适用的温度范围等,其中,电缆芯的结构设计不仅能够提高电缆的导电能力,同时改善了电缆的柔软性,同时加强型绝缘层的编织结构设计以及编织密度的限定,提高了电缆的机械强度,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扩大其适用范围。
由于电缆的耐温绝缘层和加强型绝缘层不能形成良好的密封性和紧密性的绝缘,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如图1所示,与上述方案的不同之处,在加强型绝缘层3的外围包覆有密封固化层4,该密封固化层可通过涂无机固化漆、硅微粉和硼砂等形成。
其中,耐温绝缘层可有任何一种或多种耐温绝缘的材料制成,然而在实际的实验中发现,耐温绝缘层2优选由无机包带、玻璃丝和耐火包带构成,其耐温和绝缘的效果最佳。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按照递进的方式进行撰写,着重强调各个实施方案的不同之处,其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见。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臧汝来,未经臧汝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019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