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空坠落保护气囊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01437.2 | 申请日: | 2014-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46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柴风光;张婷;张戎;李晓风;付晓艳;文勇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62B1/00 | 分类号: | A62B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空 坠落 保护 气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护装置,特别是一种高空坠落保护气囊,属于安全防护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建筑行业的工作环境不断变化,体力劳动繁重,各种突发的不利因素一直危及施工现场人员的人身安全,在建筑业所发生“三大伤害”(高处坠落、坍塌、物体打击)事故中,发生率最高、危险性极大的是高处坠落事故,这个一直困扰着建筑业的安全生产。
每天早上九点到十一点,晚上六点到八点是事故发生最多的时间,纠其原因主要是这个时间段处于交接班中,人们安全意识淡漠。
五一劳动节、十一国庆节、元旦、春节等节假日前后是事故发生最多的时间段是,有很多职工会在节假日期间探亲访友,返回工地前后时间里会有疏忽,思想上放松了安全意识。
阳台、楼梯口、预留洞口、电梯井等建筑物的临边以及垂直运输机械设备的拆卸、维修、安装、保养等危险地段为高处坠落的事故多发地段。
人从高空坠落受到高速冲击力使器官组织遭到一定程度破坏引起损伤,严重者当场死亡。因此,降低建筑业伤亡事故的主要任务是避免和减少高空坠落事故的发生。尽管市场上现有一些防护装置,但多数使用不方便,防护性能也不是百分之百,特别是高空建筑工人更是无法很好使用。虽然各地从规章制度、安全管理等方面加大了措施和防治力度,但是高空坠落事故的隐患,一直没有彻底根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高空坠落保护气囊。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高空坠落保护气囊由加速度传感器、气囊、气体发生器、电源、开关和单片机组成,其特征在于:气囊与气体发生器连接,气体发生器与单片机连接,单片机还与加速度传感器和电源相连接,电源由开关进行控制,电源为单片机提供电压,加速度传感器对外界信息做出反应,将信号传给单片机,单片机发出控制信号,使气体发生器产生气体,气囊膨胀,保护人员安全。
气体发生器连接在气囊的底部。电源、气体发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直接与单片机相连接。电源由外部开关进行控制。气囊是内层涂有聚氯丁二烯的高性能材料,展开后底有一定厚度和微小弧度,而且四周突出一定长度的斜角气囊在充气之后呈槽状结构,可在多个方位保护人体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是基于降落伞原理和安全气囊超高的机械性能研制出的,可穿戴在身上,可以在用户从高空坠落时瞬间充气打开气囊,气囊形状设计可以帮助改变降落姿势,增大阻力,气囊对坠落者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本装置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防护装置一起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高空坠落保护气囊结构示意图。
图2为高空坠落保护气囊的气囊展开图。
图3为高空坠落保护气囊的气囊横切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作进一步说明。
图1、2、3中,1—加速度传感器,2—气囊,3—气体发生器,4—电源,5—开关,6—单片机。
加速度传感器1、气体发生器3、电源4与单片机6直接相连接。气体发生器3连接在气囊2中,为气囊2产生膨胀所需要的气体。电源4为单片机6提供电能,由开关5进行控制。
加速度传感器1的输出端连接单片机6的输入端,单片机6的输出端连接气体发生器3。加速度传感器1感受到加速度,将该信号传给单片机6,单片机6发出控制信号使气体发生器3点火,此时,气体发生器3里的叠氮化钠会反应产生氮气给气囊2充气。充气过程极快,约在30ms到60ms之间,与汽车安全气囊2充气过程相仿。气囊2采用高性能材料做成,内层涂有聚氯丁二烯,用以密封气体。
气囊2展开后,底部有一定厚度和微小弧度,四周突出一定长度的斜角。气囊2底一方面设计成与地面有个空气层,可以增加缓冲,另一方面可避免充气过程中对人造成冲击。气体发生器靠近气囊2下部,配合气囊2形状设计(靠近脚部斜角大于上部)可使人受向上旋转的力矩,避免人面向下落地。
未使用时,气囊2被折叠成包。气囊2的背部有少量排气孔,充气后的气囊2有一定厚度。当人落地压在气囊2上时,气囊2受压后可以从排气孔排气。
当人从高空坠落的那一刻,加速度传感器1感受到重力加速度,并将这个信号传给单片机6。单片机6给气体发生器1发出控制信号,叠氮化钠瞬间反应充气。坠落过程中,气囊2帮助坠落者减速。坠地后,坠落者躺在气囊2上,气囊2排出氮气,防止坠落者受伤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014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控制器功能软件分支跳转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信息元的文档生成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