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材料表面处理的低温等离子电源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01338.4 | 申请日: | 2014-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2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凌云;刘宏伟;李杰;李喜;章林文;李洪涛;王传伟;袁建强;姜苹;马勋;丁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M7/217 | 分类号: | H02M7/217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谢敏 |
地址: | 621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材料 表面 处理 低温 等离子 电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用于材料表面处理用电源,特别是涉及到一种用于材料表面处理的低温等离子电源。
背景技术
气体放电产生的低温等离子体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技术应运而生。低温等离子体可用于聚合物、纺织品和金属等的表面处理,通过表面处理来改善它们表面的吸湿性、可染性、粘接性及导电性等,从而提高它们的应用价值。常用的产生大气压空气等离子体的方法有电晕放电、介质阻挡放电和大气压辉光放电。介质阻挡放电的原理是绝缘介质插入放电空间的一种非平衡态气体放电,又称介质阻挡电晕放电或无声放电,在放电过程中会将空气电离,从而产生等离子体。该种方式可以在大气压下产生低温等离子体, 并且与其他两种方法相比,介质阻挡放电设备简单、能量高,且很容易在工业环境下实现。
目前基于介质阻挡放电的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用于材料表面改性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国际上已经广泛地开展起来,在聚合物材料中已被用于处理聚丙烯、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等的表面改性中,在纺织品中已被用于棉、麻、羊毛、化纤等的表面处理,在金属类材料中已被用于表面的辅助高能球磨处理、材料的表面金属化处理、金属材料的等离子体表面渗氮、碳处理等。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是工业上非常有前途的处理材料表面的环保技术。
低温等离子改性与其他改性方法相比具有处理条件简单,耗能少,处理时间短,效率高,无污染等优点。此方法其对材料表面的作用仅涉及表面的几至几百纳米,在改善材料表面性能的同时又不影响材料的基体性能。相对于传统的表面改性方法,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显著提高聚合物材料表面能的同时,只改变材料表面的化学成分而不影响其基体结构,使得改性后的材料有着独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并且这种无溶剂技术有助于保护环境。
现有的用于材料表面处理的低温等离子体电源,都是在两个平行的电极板上加压,预处理的材料或工件放置于两个电极板之间,通过两电极板之间的放电对工件进行处理,一般加在电极板上的电压都是双极性的,在极性变化时,电极板之间的放电不均匀,放电细丝会随机分布,导致材料或工件处理效果不佳,而且对电极板也产生很大的污染,大大降低了电极板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材料表面处理的低温等离子电源,解决现有用于材料表面处理的低温等离子体电源采用双极性电压所带来的放电不均匀,材料或工件处理效果不佳和电极板污染的缺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013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胶管挤出模芯及挤出机口模
- 下一篇:一种防滑木塑地板挤出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