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刀鞘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01239.6 | 申请日: | 2014-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88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谢允旭;陈继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之晶(厦门)陶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B29/02 | 分类号: | B26B29/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渠述华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刀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刀鞘,尤其是指一种能够稳固地将刀固定于刀鞘中,防止刀具滑动或脱落的刀鞘。
背景技术
刀鞘是用来放置刀具刀体的器具。刀具的刀体部分插置其中,以令刀刃与外界分隔,从而保持刀具的卫生和安全,且利于携带。
但,现有的刀鞘具有以下缺失:
1、现有的刀鞘与刀具未设有扣合装置,以至于收纳时不能将配有刀鞘刀具悬挂,而只能将刀体与刀鞘合起,平放在台面上。而且这种刀体不能稳定地固定在刀鞘中,携行状态下,刀与刀鞘很容易松脱,刀体从刀鞘中裸露出来,可能对使用者造成潜在的安全威胁。
2、现有的刀鞘在使用时,需要一只手抓住刀柄,另一只手抓住刀鞘除去才能使用,无法单手分开刀具与刀鞘,使用不方便。
3、现有的刀鞘内部封闭不透气,通常刀体上残留的食物及水渍会使刀鞘内部滋生细菌、发霉生垢,如刀鞘得不到及时清洗,会令插入其中的刀体受细菌污染,无法保持清洁,亦可导致刀体生锈。
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上述刀鞘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稳固地将刀固定于刀鞘中,防止刀具滑动或脱落,且能够方便地将刀从刀鞘中取出和合上的刀鞘,其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携带方便。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刀鞘,其包含:一悬臂、一板体及一围壁;该围壁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内侧面及第二内侧面,该板体水平设置于围壁的第一内侧面、第二内侧面之间,该悬臂一侧固定于围壁的第一内侧面上,另一侧向围壁第二内侧面延伸且为悬空的自由端;该悬臂、板体及围壁之间形成可容纳刀具的腔室,该腔室具有一插刀口,其中该悬臂的自由端向板体倾斜。
上述悬臂或板体靠近插刀口处设有供手指将刀鞘本体弹出的凸块。
上述悬臂、板体上至少设有一个用于排水的排水孔。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刀鞘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刀鞘的悬臂的自由端向板体倾斜,且悬臂的自由端具有弹性,该刀具与刀鞘合起时,自由端受刀具挤压变大,自由端夹持刀具,防止刀具滑动或脱落,使得刀具能够稳固地固定于刀鞘中;可水平或垂直摆放在台面上,也使用安全、携带方便。
2、本实用新型刀鞘的悬臂或板体靠近插刀口处设有供手指将刀鞘本体弹出的凸块;其有利于在使用时利用拇指将刀鞘弹出,单手可以进行使用,其结构简单,方便实用,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3、本实用新型刀鞘借由在悬臂及板体上开设排水孔及悬臂与围壁之间的间隔,可及时将刀鞘内部积水排出,改善了现有的刀鞘可能因积水污垢长期堆积而影响刀具卫生以及易生锈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刀鞘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刀鞘的侧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刀鞘配合刀具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刀鞘配合刀具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刀鞘1,该刀鞘1包含一悬臂11、一板体12及一围壁13;该围壁13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内侧面131及第二内侧面132,该板体12水平设置于围壁13的第一内侧面131、第二内侧面132之间;该悬臂11一侧固定于围壁13的第一内侧面131上,另一侧向围壁13的第二内侧面132延伸且为悬空的自由端111;该悬臂11、板体12及围壁13之间形成可容纳刀具2的腔室14,该腔室14具有一插刀口15,其中该悬臂11的自由端111向板体12倾斜;该悬臂11或板体12靠近插刀口15处设有供手指将刀鞘1弹出的凸块16;该悬臂11、板体12上还至少设有一个用于排水的排水孔17。
本实用新型刀鞘1在使用时,可将刀具2插置于刀鞘1的腔室14内,该悬臂11的自由端111向板体12倾斜,具有夹持弹力,可夹持刀具2,避免刀具2脱出刀鞘1,使用更安全。
本实用新型刀鞘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刀鞘的,且悬臂的自由端具有弹性,该刀具与刀鞘合起时,自由端受刀具挤压变大,自由端夹持刀具,防止刀具滑动或脱落,使得刀具能够稳固地固定于刀鞘中;可水平或垂直摆放在台面上,也使用安全、携带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之晶(厦门)陶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之晶(厦门)陶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012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联合收割机的工作部件动力传动机构
- 下一篇:一种短路检测方法及装置